深圳“禁摩限电”物流行业叫苦 民用无人机起飞在即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点击:1020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无人机,机器人,禁摩限电

        近日,一场史上最严“禁摩限电”活动席卷深圳。来自深圳交警的数据显示,在这轮自三月下旬开始的整治行动中,全市已经查扣电动车17975辆。不少快递从业人员表示,“禁摩限电”影响巨大。据说深圳不少快递小哥已经辞职不干了,“最后一公里”是当前物流行业的噩梦。

     
      无人机送货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期京东已展开无人机送货测试,未来将有望将无人机用于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中。

      无人机送快递其时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13年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公司就已经在测试一个提供使用无人机送货服务的物流项目,该项服务被亚马逊公司称为PrimeAir,通过使用8桨遥控飞行器无人机实现鞋盒包装以下大小货物的配送。2015年11月亚马逊在You Tube发布了一则其快递无人机Prime Air的宣传视频,消费者在自家的院子里放置一个标有亚马逊标志的物体作为Prime Air的降落地点,Prime Air在识别到物体后,会自动将货物放置其上。

      亚马逊是无人机送货的先行者,但并不是唯一,后来者众多,譬如谷圆通、京东、顺丰。事实上,新的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已经引起了产业界和投资界的关注。国内外产业人士和投资机构普遍认为,随着无人机应用领域的多样化,其潜在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这意味着,此前一直被外界认为是“高端玩具”的民用无人机,正在突破“发烧友追捧”的发展阶段,开始逐渐应用于更多实用场景。

      民用无人机市场火爆

      民用无人机在国内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农业、工业、电力,几乎所有的行业对无人机都有需求,像农业自动喷洒农药,庄家作物自动的监测,还有工业电力检测、检查、灾难救援等领域,需求不但十分明显,而且日益迫切。这意味着无人机市场的规模可能将远远超出目前的外界预测。

      据有关机构分析,目前,业内普遍认为无人机将是下一个产业风口,在未来5到10年内,产业的市场规模将快速突破千亿元大关;芯片、传感器、电池等产业链上下游的成长潜力同样不容小觑。随着无人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全产业市场规模则有望攀高至3000亿元左右。德勤等机构报告预测,无人机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迅猛增长,未来5年硬件产品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50%,而软件和服务的增长率则有可能翻番。

      国内无人机突围难度大

      国内无人机产业爆发力很强,但无核心技术、起步晚缺乏行业标准、产品安全性有待考验,解决空域、安全监管、行业标准欠缺等硬伤问题才是产业突围的关键。

      有媒体报道称,在我国无人机市场上,多数无人机公司并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技术,A股市场消费级无人机的概念更多是航模演化。有观点表示,未上市的国内最大的无人机厂商大疆,在产品层面依然无法摆脱遥控装置。更多的无人机企业则是依靠模仿和抄袭来炒作融资,导致多数无人机产品按照消费电子市场的理念去制作拼凑,山寨产品层出不穷,这也成为国内企业最为头疼的问题。

      除此之外,我国的低空领域没有完全开放,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有限制,而且空管的审批非常严格,包括北京在内的不少城市也划定了自己的无人机禁飞区,这无疑也是消费级无人机继续向市场扩张的一道障碍。


    (审核编辑: 智慧羽毛)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