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电力供应是办好大运会的重要条件之一,今年广东严峻的用电形势也给保电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由共青团广东省委、深圳大运会媒体宣传指挥部、广东电网公司主办,南方电网传媒公司、深圳供电局承办的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科学用电大型公益活动昨日举行了启动仪式,第一单元点亮大运、南网情深寻电之旅启程。队员将沿西电东送足迹,追寻一度电如何从水能变成电能,跨越云贵高原、桂粤大地送达南海之滨,点亮深圳大运会。
劳丽诗成寻电荣誉队长
参与活动的奥运冠军、青年领袖、大学生代表、深圳市民代表和媒体记者30多人,将用9天的时间横跨云、黔、桂、粤4省区,跋涉逾4000公里。
奥运跳水冠军劳丽诗,作为本次活动的荣誉队长现身活动现场。劳丽诗表示,没想到体育赛事背后有这么多人在默默付出,接下来将和其他队员一起,持续关注、认识电力,向赛场外的英雄电力员工学习,并作为大运的信使,将大运精神和理念向四省区传播。
亚运经验助阵大运保电
据南方电网公司总工程师许超英介绍,大运会保电涉及大运场馆共63个,分为特级、甲A、甲B、甲C四个保电等级,其中含1个特级场馆(开幕式场馆)、29个甲A级场馆。大运会的保电难度超过了奥运和亚运,因为点多面广,各场馆电力设施配置差异程度大。据统计,深圳电网54%的变电站和34%的输电线路都涉及到大运保电。另外气候因素也难以掌控,大运赛时阶段正值夏季负荷高峰(预计1320万千伏安),加上台风雷雨等气候灾害频发,对大运保供电造成了很多不利因素。
针对新变化,深圳供电局紧急制定了开、闭幕式场馆的保电方案,深圳湾体育中心形成了4+2的保电模式,世界之窗建设了与永久用电相对独立的临时负荷供配电系统。据深圳局介绍,去年亚运保供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秘密武器也被应用到今年大运会保电战场上,那就是“一馆一;和一户一册。这两本册子详细记录每个场馆输变配线路情况、负荷分布、应急预案等内容,现场工作人员只要一册在手,就能全面了解场馆保电信息,快速处理紧急故障。
为保障大运会用电,今年以来,深圳供电局制定了1+12应急预案体系,先后组织各类应急演练101项,提高了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制定大运优质服务举措54项,广东电网分两批调集了322名专业过硬的技术人员支援大运保电,第三批1000精兵目前已经抵深。
大运保电主打绿色牌、科技牌
本次大运会开闭幕式取消烟花燃放,为了响应绿色大运、科技大运,我们也出了很多新招。深圳局负责人说,以开幕式场馆主供变电站220千伏秀丽站为例,采用了全户内布置形式,并优化各环节工艺,使得变电站占地仅为常规户外站的61%和常规户内站的73%。大运开幕场馆供电的主要变电站,均采用低碳环保技术建设,比一般变电站节省土地近3000平方米。
我们还十分注重充分利用高科技提高大运会电力保障水平。”深圳局负责人介绍了深圳局服务科技大运的诸项第一。首次研究运用可组合的大容量U PS应急电源;研究应用新型广域备自投控制与恢复供电决策系统,取得“自愈性”智能电网建设的重大突破;引进全国首台输电高压带电作业车,首次尝试开展220千伏线路不停电作业;与香港中华电力公司开展合作,引进了直升机巡视、在线监测等技术。
(审核编辑: 智汇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