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者成功解决纳米光纤传输光信号技术难题

来源:网络

点击:935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 纳米,光纤传输

    2月1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学者近期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学者合作,提出了一种新型光学模式——存在于多层介质薄膜与纳米光纤复合结构中的一维布洛赫表面波,并利用该模式成功解决了极细聚合物纳米光纤在常规衬底上无法传输光信号的技术难题。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自然—通讯》上。

    中美学者成功解决纳米光纤传输光信号技术难题

    众所周知,微米尺度光纤的巨大成就造就了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发达和世界的迅速“变小”。因此,微光纤基础理论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今,纳米尺度的光纤成为国际前沿研究热点。聚合物纳米光纤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尤其是其弹性和柔韧性很好,而且可以通过化学设计改变其材料的特性,是构筑超紧凑光子学器件和微型化集成光子回路的首选之一。

    但是其材质柔性、长径比巨大,必须放在衬底上,如常用的玻璃或硅片,才能真正实用化,发展新型纳米光波导传感器件等,而当纳米光纤半径很小,例如小于125nm时,放置玻璃上的纳米光纤将无法传输光信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课题组利用结构参数精心设计多层介质薄膜来支撑聚合物纳米光纤,借助多层薄膜的光子带隙来阻止纳米光纤中光信号的泄漏。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多层介质薄膜上,极细纳米光纤完全可以传输光信号。

    据了解,该研究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指出这项工作很重要,因为它适用于各种聚合物纳米光纤,而这些光纤具有很好的生物兼容性、可掺杂各种荧光基团,由此可以产生各种新型的纳米光子学器件。

    (审核编辑: 林静)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