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操纵手术机器人,成功为一位85岁高龄的心脏病患者进行心脏搭桥。据了解,这是全国最高龄患者机器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85岁老人要做手术
今年85岁的方先生,过去一两年内活动后总觉得胸闷,到医院检查,心内科医生告诉老爷子:“心脏被堵住了,老人家,你要动大手术了……”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无法应用支架技术治疗,必须实施搭桥手术,家人连忙将他送到了心脏外科,准备手术。
“传统的心脏搭桥手术,需要将患者全麻,然后用胸骨锯完全劈开胸骨,伤口超过20厘米。”可老人年龄大,各脏器功能衰退,传统开胸手术会带来很大创伤,后期康复存在困难,这让老人顾虑重重:“我都85岁了,不敢冒这个险。”老人找到王东进教授,希望能用微创的技术来解决他的问题。
用机器人微创搭桥
王东进告诉记者,团队经过讨论后决定尝试机器人微创搭桥手术,这在江苏还从来没有尝试过,而如此高龄的老人全国也找不出第二个。经过详细的检查和精心准备,老人被推出了手术室。医生在方老的胸壁上打了3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孔,将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插入方老体内,主刀医生坐在操作台前,经放大10倍以上的液晶屏遥控进行手术。每个机械臂上有不同的手术操作装备,包括钳子、电凝刀、剪刀等,哪一步需用哪一个装备随时可以更换。
“机械臂前的操作头可以360度旋转,可以到达人手达不到的角度,手术效果会更好。”王东进说,用机器人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时长4到6小时,比传统开放手术耗时更长,但术后患者的获益明显,由于创伤小,恢复快,患者在手术当天就可下地行走,最快的三天出院。
10多人受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我哥哥10年前进行开胸搭桥手术,整整3个月没下得了床,我今年1月19日做完手术,27日回家后就忙上了年夜饭,过完春节已经爬了两次紫金山,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今年71岁的包先生开心地告诉记者。
王东进介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约50%的冠心病患者最后死于猝死。冠心病患者即便年老,也应积极治疗,而“达芬奇”机器人的出现,已突破了传统手术高龄、高风险的禁区。截至目前,如方先生和包先生这样受益于“达芬奇”机器人的心脏病患已有10多例。
(审核编辑: 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