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遇价格周期 看技术设备如何破除“怪圈”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927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农产品 技术设备

        近年来,“猪你涨”“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玉米疯”“糖高宗”等流行语频频出现在新闻中的标题里,农产品价格犹如“过山车”一样,或高或低,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如何打破“猪周期”“蒜周期”等农产品价格周期,成了种植者、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的期望。
     
      其实,农产品的价格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例如种植量、市场供应量、交通运输、通货膨胀等,不排除市场投机者的恶意炒作。那么,面对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以及市场的不确定,该如何选择长久应对之策呢?
     
     


      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推动深加工业发展,创新加工工艺,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还能有效地解决有些农产品易腐坏、难储藏的问题。
     
      笔者了解到,山东一企业积极引进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线、豆奶粉生产线、低温豆粕生产线,通过一系列加工工序之后,即便是大豆的下脚料,也能利用低温豆粕生产线产出蛋白饲料,不仅延长了大豆产品链,还实现了“吃干榨净”,提高了综合利用率。另外,随着大豆加工技术的不断深入,其更多特殊生理功能的成分被开发出来,比如蛋白活性肽、大豆低聚糖、大豆皂苷、大豆磷脂、大豆异黄酮等。业内专家指出,在大健康产业经济的带动下,大豆低聚糖还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除了加工技术的发展,工艺的创新不仅使市场的品类日趋丰富,满足多元化消费的需要,还能够保证产品的营养与品质。据悉,云南某企业的菜籽油之所以能在众多的油产品中脱颖而出,取决于其独特的压榨工艺,在生产压榨过程中能够充分保留油脂原有的清香,进而确保产品的绿色、健康、营养、生态。
     
      此外,东北一企业引进国际先进玉米加工油脂设备,并采用全自动数字化生产,以及低温物理压榨生产工艺,有效地避免了传统高温压榨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杂质,更好地保持了玉米毛油的天然品质优势,同时还简化了后期毛油的精炼处理过程。也有不少有条件的企业在传统肉制品加工的基础上,采用高科技手段,例如传统肉品杀菌方式多为热杀菌,深加工则采用高压杀菌工艺,这样就减少了对肉制品营养成分的破坏程度,大大改善了肉品的口感与品质。
     
      我们知道,先进的加工技术工艺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还能开发出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抢占市场先机。笔者获悉,南京某公司利用先进的提取技术、脱水干燥设备等,从猪小肠粘膜中提取肝素钠;另外,天津一集团采用生物酶、结晶、压力蒸馏等新技术提取猪血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还有山东某大学采用稀碱与酶解相结合的方法,从猪鼻骨、喉骨、韧带、肌膜提取硫酸软骨素等。这些生产成本低、附加值高,市场供不应求。
     
      由此可见,无论是提高综合利用率,还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加工企业应对农产品的“价格波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相关食品加工设备必不可少,如大豆蛋白分离设备、提取设备、过滤机、榨油设备等等。
     

    (审核编辑: 林静)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