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看到了评选活动,即“2018年度中国腐竹十大品牌评选”。此次活动受到50多家网络媒体广泛关注,共享品牌盛宴。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十大腐竹加工企业之所以获此殊荣的原因中,其中包括传统工艺融入了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提升了腐竹的色香味,还推动了产品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
腐竹是我国传统的大豆制品,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有的地方腐竹又叫腐皮、豆腐棍、豆棍、豆筋等,人称大豆中的“黄金”,因为它是将豆浆经过加热煮沸后,挑出表面形成的一层薄膜,再经干燥或者烘干而成,可以说是豆浆中精华部分集合而成。那么,腐竹是如何加工的呢?腐竹生产安全、卫生吗?腐竹加工技术、设备有什么优势?
通过上述评选活动,笔者了解到,有企业生产的优质腐竹,需要选择上好的大豆作为原料,之后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设备的相结合,经过清洗、浸泡、磨浆、过滤、制浆、煮沸、冷却、干燥、检测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所用到设备包括磨浆机、过滤设备、腐竹机、熬煮锅、干燥机等,食品安全、卫生都达到国家标准,且腐竹烹饪时久煮不糊,品味时鲜嫩且富有弹性。
此外,为了保证腐竹生产免受微生物污染,也有企业不惜成本投入大量资金,改造生产环境,采用无菌化生产车间,保证产品品质安全,同时采购日本先进设备,如超微粉碎机,超微粉碎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细腻度,还可以使大豆小分子蛋白易于人体吸收。另外,建立先进的检测仪器的标准化验室,原料采集到加工生产,再到包装存储、运输,各个环节都建立起了严格的操作规范,保证腐竹质量安全。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直被称为“豆黄金”天然腐竹,只采用头道原浆的前三层,若是单纯依靠传统工艺,就会对原浆的利用率不高,而利用先进的超微粉碎技术,可使大豆中的蛋白质分离,以提高原浆的利用率,同时大豆被超微粉碎成小分子蛋白,加工成的腐竹,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易吸收。
除了先进的超微粉碎技术,在腐竹生产加工中,腐竹机的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在腐竹加工过程中,非常耗费时间、体力以及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环节,就是制皮、烘干。传统制皮主要依靠人工从原浆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挑出,对工人制皮技术要求较高,挑皮较快,腐竹难以成型,反之,则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需要。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全自动化的豆腐衣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喷浆、起皮、定型、烘干等,基本上实现自动化运行,不仅解决了双手,完全替代传统手工挑皮的技巧而又繁重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够保证与手工制作的腐竹口感接近,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手工操作带来的细菌污染,确保加工的产品安全、卫生。
总的来说,好的腐竹色泽金黄、久煮不糊、口感细腻、营养丰富,且产品质量安全有保证。通过“2018年度中国腐竹十大品牌评选”活动,笔者看到了,在传承和发扬腐竹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产模式,如采用先进的超微粉碎技术以及全自动腐竹生产设备,缔造出豆制品中的“黄金”,使腐竹加工企业创新争优,朝着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方向前进,也推动了腐竹产业可持续发展下去。
(审核编辑: 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