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药机械行业如何破局“大而不强”的窘境?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1338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制药 机械设备

      从不成规模到规模庞大,从依赖进口产品到实现国产,从起初的不到10家到现在的几千家…..我国制药机械设备行业近年来获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大而不强”是我国制药机械设备行业目前的发展窘境。
     
      原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石青表示,过去制药机械在机械工业里算不上一个行业,如今做大了规模,形成了制药机械行业,我国成为制药机械大国,但还不是制药机械强国。
     
      那么,我国该如何从制药机械大国走向制药机械强国呢?药机企业应该怎么做?石青女士给出了六大建议,笔者加上自己的理解,现整理如下。


      强化基础科研 研发创新产品
     
      石青女士表示,基础科研一直是我国制药装备行业的薄弱环节,导致新产品的研发长期处于跟跑的状态。
     
      药机设备企业只有加强基础科研,才能更好地理解GMP内涵,从而紧紧围绕药品的生产工艺,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标准质量工作应与时俱进 保证药机设备质量
     

      各行各业要想稳定发展都需要有标准。当前大数据、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并与各行各业不断融合。在制药机械设备行业中,应做到标准与质量工作与时俱进,提高标准指定的质量与实施力度,从而保证药机设备质量。
     
      同时,药机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将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引导制药装备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
     
      此外,“质量过硬”是由大转强的根基。药机行业应该弘扬工匠精神,提高产品的制造与服务质量。
     
      加强品牌培育 走高质量、高效益之路
     
      当前,我国药机设备产品多、规模大、产量高,但是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药机产品几乎没有。
     
      石青女士认为,我国的药机企业应该实现从产品生产向品牌成长方向的转变,增强品牌培育意识,提高品牌建设能力,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道路。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完成“由大向强”的转变
     
      据悉,在国外推崇工业4.0的背景下,我国制药装备行业因起步晚,发展缓慢等原因还处于工业2.0补课阶段,要想升级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石青女士表示,实现智能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企业要根据具体情况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只有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才能完成由大向强的转变。
     
      顺应“一带一路”战略 加速交流与沟通
     
      五年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丰硕成果。
     
      石青女士表示,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产品和服务,是我国制药装备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加速交流与沟通是药机企业当下切实可行的工作方向。
     
      立足长远 积极参与药机展会
     
      近年来,制药机械博览会对药机企业的宣传、产品推广等作用不容小觑。当前制药机械设备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药机企业应立足长远,积极参与国内外的药机展会,利用国内外同行信息交流的沟通平台,促进业内交流,主动学习先进的技术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药机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审核编辑: 林静)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