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问题频发 还需强化监管加快厨房设备换人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1225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厨房设备 学校食堂

       最近有关学校食堂的卫生问题被频频曝光,安徽芜湖先后有三家幼儿园被曝食品原材料存在霉变过期仍然被制作供给学生食用,河北的燕京理工学院也有学生拍到后厨里有工作人员用脚洗盘子的视频……学校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地,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发?笔者认为,对食堂的监管力度不够、食堂老板对员工管理力度不足、妄图压缩学生餐费成本是学校频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几个重要原因。那么该如何对症下药遏制这种现象?
     
      学校也要明厨亮灶 推动监管力度的提升
     
      上述事件中,安徽芜湖曝光的第一家幼儿园是家长遭到门卫拒绝后,通过翻墙方式得以进入厨房发现的;而声称视频系盗号发出的燕京理工学院也因为后厨不曾公开,使得视频被大肆传播,辟谣之路颇为艰辛……当今,针对日常餐饮数量庞大、布局分散,无法实时监管到位,不少地方推行明厨亮灶政策,通过微餐饮店后厨加装监控摄像头,让后厨场景曝光在监管人员、消费者眼下,学校食堂也可以推行这一政策,规范食堂的食品生产。
     
      像重庆长寿区就在全区的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推行“明厨亮灶”工程,为学校食堂后厨加装摄像头,并将画面上传网络。师生、家长都有权对食品制作加工视频进行查看,实现了学校食品全程可控、责任可究,提升家长对学校食堂菜品的放心程度;河南开封尉氏县于近来发布《尉氏县中小学学校(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标准化建设工作专项整治方案》,文件中之处要全力落实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互联网+透明厨房”标准化建设,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督查。
     


      节约人力成本有妙招 炒菜机、洗碗机齐上阵
     
      对于学校食堂来说,在菜品处理、炒制、餐盘清洗等环节都需要用到大量人力。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因为监管漏洞、人的懒惰心理等出现不可控因素,如上文中出现的用脚清理餐盘现象。实际上,这些过程都可以由更加严谨的机械设备来代替。
     
      在菜品处理阶段,菜品的清洗、切制是较耗费人力的阶段。当前清洗机、切菜机正逐步扩大适用范围,能够针对多数菜品进行处理,将需要人工进行处理的菜品进一步压缩;也有越来越多学校开始引进研制炒菜机代替厨师,像青岛十六中14年就进购了炒菜机器人,只需工作人员设定好菜谱,机器人就能够在几分钟内完成近20斤菜品的炒制,不仅调料配比精准,还能自动清洗,免去食品安全顾虑;对于高校来说,动辄成千上百的学生餐盘清洗也是让人头疼的一大难题,笔者学生时代总喜欢挑餐盘,通常会有部分餐盘因为疏忽留有残留物。而洗碗机多用高温水+强力喷头对餐盘的残留物进行多次清洗冲刷,相较人工食物残留的可能性更小。
     
      另外,四川遂宁将小包装市级储备粮分散给大型大米加工企业代储,并要求三个月轮换一次。成都有十多所高校与这类大型大米加工企业合作,收录轮换下来的储备粮,不仅价格相对较低,品质、数量等都相对有保障。可以看到,还是有很多方式能够做到既为高校节约食材收购成本,又保障学校食堂的食品品质。
     
      无论是天真烂漫的学龄前儿童,还是即将步入成人社会的高校学生,未来他们终有一天将成为这个国家的栋梁,现在的他们需要成人好好守护。这种守护不仅包括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包括吃什么这类小事。从长远来看,利用洗碗机、炒菜机这类设备代替人工,不仅能够提升效率、减少用人成本,还能消除因工人疏忽、操作不规范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开放高校食堂,让高校食堂时刻暴露在监管中,才能让部分不法之徒难有可乘之机。

    (审核编辑: 林静)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