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以自热火锅、自热米饭、自热米线、自热煲仔饭等为代表的方便自加热食品迅速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网红食品,方便、便捷是自热食品的关键词之一,但同时也面临各种问题,如存在营养均衡性差、安全性能不高等。
众所周知,我国的自热食品始于军需,为野外作业、户外活动等场景下的餐饮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是,随着非野外环境的自热食品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民用自热食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亿,增长速度在每年20%以上。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自热火锅成为某购物网站上增速较快的“黑马”,在“双11”购物节中更是呈爆发式增长,当天就卖出了上百万份。今年,以自热火锅为代表的自热食品市场依旧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
经过笔者搜索、浏览发现,网上销售的自热食品品类多样,有常见的自热火锅、自热米饭,还出现了自热小龙虾、自热螺蛳粉、自热面条、自热米线、自热酸菜鱼、自热炖粉、自热骨汤、自热烧烤等等,销量都十分可观,深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记得在综艺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应采儿就从魏大勋那里寻到了“自热火锅”,几人吃后,大呼过瘾!这也在一定程上反映了自热食品受到各行业群体的喜爱。
那么,为何自热食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呢?有行业人士认为,一方面自热食品本身具有携带方便、食用便捷的优势,只需要少许冷水、几分钟就可以享受到热腾腾的食物,另一方面,品类多样、食材丰富,米饭、面食、菜、粥、火锅等一应俱全,不仅满足了都市快节奏生活加餐的需要,也可以作为旅游出行的配餐首选。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90、00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崛起,以及在整个食品行业都在向健康、营养转型的大背景下,消费逐渐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高端营养化等趋势,这也对方便食品加工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内人员指出,国内自热食品一直采用高温高压杀菌技术,虽说此技术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但同时也造成了食品在色泽、风味、营养及其它方面的劣变,例如高温下的米饭容易反生,肉质柴化、蔬菜色变、油水分离等,食品的色香味形均不佳。
笔者获悉,有企业通过升级加工工艺、技术,用冻干蔬菜包替代以前的酱腌菜产品,使蔬菜复原效果更好、营养流失更少、色泽也更接近新鲜蔬菜,这样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蔬菜在高温条件下出现色泽变化的问题,保证蔬菜的色泽、风味与口感。其实,除了保证营养风味之外,还要重视自热食品的加热使用安全问题。
我们知道,自热食品使用过程中因加热包出现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这也让消费者对自热食品的安全产生忧虑。一般来说,加热包复热是以化学加热为主,最初使用的是生石灰,加水反应放热,由于自热技术还不够先进,美国的化学自加热装置已进入第五代,而我国还处于第二、第三代。
更重要的是,用户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加热包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温度可达150℃,容易导致使用者烫伤,且一旦加热包发生破损或膨胀,可能会喷出高温液体,这时如果通气孔堵塞,就有可能造成小型爆炸。为此,有地方研究团队开始对自热食品效能提升的路径探索,主要包括开发新型的加热装置,提高能效释放与利用效率,提升安全性水平,增强自热装置在各种场景下使用的有效性和保障能力。
此外,科技部已经启动了“野外自热食品品质提升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研究室正在开发自蔓延高温加工技术,其释放热量大、激发时间短,复热仅需六秒,而且不受天气的影响,适用于各种场景,使用时不需要加水也不会产生氢气,安全、方便、快捷。总之,未来我国自热食品将朝着营养丰富、品种多样,高效自热、安全性能好、使用便捷、携带方便的方向发展,而其高效自热安全性提升在即。
(审核编辑: 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