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实施“百万机器人计划”之后 自动化已到什么程度?

来源: 自动化网

点击:1581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自动化 富士康

    戴家鹏,是郭台铭挑选出来实施实现机器人三年计划的人。近期,记者对富士康自动化总经理戴家鹏进行了专访,复原过去四年富士康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领域的探索过程和思考。

      戴家鹏看起来并不像一场工业革命的领导者。他说话声音很轻,语速较慢,由于在1978年便从MIT博士毕业,身边的人都称他为“戴博”。但也正是这位学术气颇重的“戴博”,从2007年富士康成立自动化机器人事业处起,便推动着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向自动化艰难转型。

      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已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代工模式微薄的利润意味着,大量投资自动化生产设备会影响公司的效益和股价。但戴家鹏表示,富士康的很多大陆工厂还是要从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向整场自动化推进。

      戴家鹏认为,在招工困难、人工快速上涨的今天,自动化会是中国与印尼等其它低劳动力成本国家竞争的重要手段。他说,中国制造业只有一直保持竞争力,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存活下来。

      戴家鹏同时强调,现在人们谈论“机器换人”时,过于看重机器人这个硬件,却没有意识到,在未来的大工厂里,软件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他认为,将工厂机器的各类数据收集起来,进行快速分析,形成决策,才是未来工厂自动化发展的方向。而这势必会颠覆整个机器人产业现有的以硬件为主的商业模式。

      记者:你当时是怎么想到来富士康做工厂自动化的?

      戴家鹏:2004年,我来富士康时,并没有定下来要做自动化机器人。郭董(郭台铭)让我先跟在他身边,经常派我去各个工厂出差,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去了解他的想法和公司的文化。

      后来,考虑到我在美国时积累的汽车电子方面的经验,于是就去了昆山一个与汽车电子相关的工厂。因为机缘巧合,当时有一个案子,比较适合用自动化提升效益,于是就试着做起了机器人及应用。

      记者:富士康现在的自动化已经做到什么程度?

      戴家鹏:自动化是要分阶段来推动的。

      第一个阶段,是工站自动化,我们可以理解为“点”。这不是要把人大批地换掉,而是用机器人去代替人,去做人们不愿意做、没有趣味的工作,或是危险的工作,比如车床加工和打磨,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我们最先开始做的是打磨机器人,开发出来后,逐渐替代了人工,在粉尘环境中工作。

      第二阶段,是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我们可以理解为“线”。优化生产线后,可以减少机器人的使用量。

    第三阶段是整场自动化,可称之为“面”,在生产、物流、检测等全程实现无人化或少人化。现在,虽然国内一些地方已开始使用智能机器人,但大部分地方还没做到整场自动化。富士康已经在往这个方向转,包括我们在成都的工厂。现在,深圳和郑州工厂正在推进自动化,正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之间。

      记者:但我也看到,在富士康内部,曾有31.3%的员工和主管在调查中担心,未来自己的工作会被机器人取代,这会发生吗?

      戴家鹏:不管是服务业还是工厂,有些人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都会担心自动化会让自己丢掉饭碗。面对这个现象,我们应该要有这样一种心态:如果我工作做得不好或附加价值容易被取代,这是会发生的,要担心的不只是工厂里的工人,还有白领。

      刚开始推动自动化的时候,工厂主管并不乐意看到机器人取代人工。但是2008年前后,缺工严重,尤其是在打磨抛光这些工作环境不好的工种,很难招到或留住人。于是,工厂主管便只能主动找我们,用机器人去代替人工操作。慢慢地,这些工作就由机器人来做。

      每个产业都要保持竞争力。如果竞争力不够,这个产业就可能会消失。这就好像纺织业,以前在广东和沿海,现在去了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记者:我们现在也看到,许多制造业工作正在向人工更低的东南亚,甚至非洲转移,这是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戴家鹏:不一定,这个要看行业和工作性质。中国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有很强的消费能力,而且中国也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供应链。现在,国家希望提高人民工资,让大陆民众有能力消费。只要有消费,就会有市场,有一些行业就能就近留在中国。

      以前,美国的工业也经历过类似情况,从北部和中部迁去南部,再搬去墨西哥和中国。当时,美国又何尝不想通过自动化来保留这些工作?但那时候的自动化效益还不够显着,所以没留住。

      现在,中国的工资成本已超过墨西哥。中国当然希望,能把这些工作机会留在国内。现在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动化技术及效益已经比二三十年前好很多。

      记者:那么,富士康在做自动化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戴家鹏:人跟机器一起工作,有好处,也有不合适的地方。虽然我们很多人认为,这是不错的做法,可是要真正执行起来,考虑的还是整体效益。工厂管理者要对生产效益和管理方式负责。如果管理者觉得,投资大量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会影响效益,当年赚不了钱,那他可能就不会投资。这是工厂管理者需要承担的风险。这种情况在工业界普遍存在。

      另外,自动化应用于组装的40年来,尽管机器人技术一直在进步,但还是没法完全取代人工。人除了会组装以外,还有各种感觉,所以有些工作,由人来做比机器做要便宜。人还有很好的弹性,可以很快切换去做另一项工作,机器人就没有这种灵活性。

      记者:你从1978年进入美国通用汽车就开始接触机器人,在你看来,未来的机器人产业会是什么样的?

      戴家鹏:在这个领域,我认为,更适合说自动化,而不是机器人。因为机器人只是自动化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接下来,机器人的商业模式都可能会变。现在的机器人公司主要供应机器人产品。但未来,智能化和软件会更重要,而机器人则变成辅助。

      工厂有大中小之分,做法会不一样。但所有工厂的信息化程度都会有所提升。在大工厂里,很多生产的数据会传输过来,进行快速分析,形成生产决策,这会是未来工厂的一个重点。现在,很多公司做的还都是机器人的硬件,背后软的信息这块的技术和服务,未来的工厂可能会更看重。 

    (审核编辑: 智汇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