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搭上现代化设备 让食品生产焕发新“生机”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1316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传统技艺 现代化设备

      传统技艺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但是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让传统工艺搭上食品加工设备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传统工艺与现代设备的结合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迎合新时代市场的消费需求,让食品生产焕发新活力。
     

     
      酿醋工艺和现代化设备相结合
     
      据悉,一条设计年产1000吨醋,且传统工艺与现代化设备相结合的生产线建成投产。笔者了解到,采用了特殊的生料制醋工艺,就是将原料高粱不经过蒸的环节,直接进行醋酸发酵,这样不仅减少生产工序、降低劳动强度,同时节省能源、厂房,产品质量稳定。不过,生料制醋虽少了高温蒸的环节,能更多地保留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但对环境、设备及工艺的卫生标准提出高要求。
     
      为此,在酿醋发酵环节,就需要专业的发酵设备,其带有搅拌、清洗装置,避免人工搅拌、清洗不便带来的污染,同时采用了无菌系统,有效地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大大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和纯正口感。另外,全封闭设计确保料液始终处在无污染的状态下混合、发酵,确保酿醋的环境、安全卫生等条件符合要求,满足市场需求。
     
      传统技艺与现代设备实现统一
     
      据了解,有企业专门研制了用于烤鸭的微电脑烤炉,把传统工艺和人工积累的经验,通过电脑代替人脑,进行时间、温度的操作、控制,实现烤鸭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保证烤鸭口感风味统一。还有青砖茶的制作,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传统的手工工艺在生产流程中实现了有机统一,通机械动力替换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又保留了核心技艺,效率和产能都得到提高,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传统肉类烹饪工艺与现代包装技术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及肉质品的要求从“有的吃”到“吃的安全”、“吃的丰富”,如何保证肉类食品健康、安全与多元化,这也是加工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即食类肉制品,消费者在重视其“安全、健康、方便”等的同时,开始看重产品的新颖度、个性化与多样化。
     
      目前,有企业在进行市场调查后研发推出“猪排”、“御品四喜丸子”、“梅菜扣肉”等预制菜,并且将传统肉类烹饪工艺与现代包装技术进行结合,消费者只需要经微波炉加热后即可享受到色香俱全、工艺复杂的新鲜菜式,很好地迎合了当下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企业通过“自我革命”,不仅牢牢把握了肉类产品行业发展新动向,更通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逐渐抓住了未来市场的主动权,也将在肉制品行业发展中走的更远。
     
      传统食品业搭上自动化技术
     
      从元宵节的汤圆、端午的粽子到中秋的月饼,在当今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时代,传统食品承载着节日文化的同时,也给食品加工业提供了发展契机,那么,如何让传统食品业搭上“人工智能”的快车呢?据有关人员指出,倘若月饼的外观与包装是科技元素的表象,而月饼的生产方式就是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表现形式。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工流动性大,“招工难”和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上升,各种自动化生产线随之遍地开花,粽子、月饼生产线也不例外。不少知名的粽子加工企业在坚守百年匠心的同时,不断传承和创新粽子的品种,将传统特色食品玩出了新花样。另外,从淘米、拌米、上料,到粽叶清洗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一只粽子需要30多道工序,再有9个手工动作配合完成。可以说,一方面保持传统手工工艺,另一方面企业也在积极尝试智能生产,将老字号推向高度自动化的发展新阶段。
     
      小编结语: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以及自动化技术不断深入发展,保留传统工艺制作食品想要在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就需要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加以辅助升级,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才能让传统工艺在继承中发扬光大,企业才能走的更远!

    (审核编辑: 林静)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