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学食堂蔬菜发霉惹愤慨 明厨亮灶工程护食安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1008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明厨亮灶 食堂 蔬菜发霉

       面对频繁出现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加强社会各界对学校食堂的监管,当前明厨亮灶工程就是这一监管的体现;学校在提升食品安全方面则可以尝试购置净菜,利用中央厨房齐全的食品机械避免人工在购、洗、切方面做手脚;面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多因追逐高利润的现象,可以尝试引进炒菜机器人这类设备降低生产成本。
     
      今天早上一来就听见公司里一片愤慨,凑近一听才知道是在说热搜上上海某国际学校的事情。
     
      “现在的学校真是没良心,长绿毛的番茄也进!一年学费还要10万。”
     
      “我天,我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那不是还得时不时去他们食堂考察?”
     
      “幼儿园也不安全,上次安徽还是哪里,有三家幼儿园不是被曝出来速冻煎蛋、大米长虫……而且那些心里有鬼的学校进都不让你进厨房的。”……
     
      公司里多数是些家里有小孩的,一说起学校食品安全问题显得尤为义愤填膺。联想到自己上学时候广为流传的菜虫当蛋白质的笑话,不由感慨学校食品安全这一问题由来已久。
     

     
      明厨亮灶工程需快速布局让监管更到位

     
      实际上,自2014年国家食药监管总局部署开展明厨亮灶工作后,不少地区将明厨亮灶工程带入学校,通过在学校加装摄像头,并实时上传视频数据的方式加强学生家长、监管部门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
     
      像山东招远就在今年开展了“明厨亮灶”和“快检进校园”活动,目前不仅实现全区域中小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还固定利用食品快检设备每周对学校重点食品原料品种进行快检;福建石狮紧跟国家食药监总局推广明厨亮灶的步伐,在2015年就开始在人群密集的学校食堂实行“明厨亮灶”,当前已完成该地所有公办学校食堂的云摄像头覆盖;此外,广州茂南、贵州桐梓等多地也在大力推进学校食堂的明厨亮灶工程。
     
      明厨亮灶工程的公开特性保障了学校食堂生产制作过程中的监管,势必将进一步提升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
     
      购置净菜引进炒菜机器人提升利润有他法

     
      分析学校采用霉变食物制作菜品、厨房空间脏乱差的原因,利润、对下属工作人员管理力度不够在其中占比甚多。在各地纷纷推行明厨亮灶的当下,学校该如何不断改进顺应求变?部分学校正在尝试使用机器换人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
     
      机器换人分为两种,一种机器换人是指在学校配备机械设备进行食品生产,这种方式加快了食品生产效率,节约了部分厨师人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校食堂利润。当前学校多配置炒菜机器人进行食品制作,像江苏南京、山东青岛、湖北武汉等地均尝试引入炒菜机器人进行菜品炒制。这类炒菜机器人通常应用人工智能控制炒菜锅的运行,无需厨师大力翻炒, 几分钟就能出炉一锅菜品,在相同的时间里增加了菜的品种和数量,提升菜品制作效率。并且这类机器人通常采用电脑温控技术,炒菜无明火,厨房没油烟,减免了油烟处理这类设备的配备,降低了成本。
     
      另一种是使用中央厨房进行菜品粗加工制作,主要能够保障学校食堂的干净卫生。中央厨房中的设备齐全,在果蔬肉品入厂前有条件使用食品快速检测设备等进行农药残留检测、重金属检测等,随后的清洗机、切割机、真空包装机、打码机等将蔬菜制作成半成品,随后用冷链设施运送给学校。这种方式减免了学校食品生产中需要与大量工人进行接触的部分。只需将冷链运输过来的菜品进行炒制即可,对优化食堂内部环境,避免工作人员不够认真方面有巨大作用。据天津学校调研显示,这种方式能让人力成本节约近四成,减免菜品的购买、清洗、切制后,食堂的清洁卫生度也有极大提升。
     
      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但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蔓延到学校,使得孩子的食品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对于这一问题,从监管方来说,当前多数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要保障监管其中的食品安全还需加快明厨亮灶步伐;而对学校这类生产单位来说,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多是由于生产企业过渡追求利润产生的,推进机器换人能从另一方面降低成本,提升利润。

    (审核编辑: 林静)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