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也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此次“第十五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就着力于“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智能制造专项、‘互联网+’等方面,围绕“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技术与产品”主题进行探讨,工信部、科技部、国标委领导等也受邀出席,智汇工业小编有幸在现场参与了这次研讨会,下面为大家分享现场各位企业大咖及专家们的演讲。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顾建党
菲尼克斯电气一直是工业4.0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会上顾建党总裁着重强调菲尼克斯电气20年不变,用心做好一件小事!独木难成林,愿与业界的众多合作伙伴携手共塑电气制造业的未来,“软硬结合”!打造“服务化、数字化、精益化、云端化”的独特中国制造生态系统,我们要“逆传统之势而为,顺未来大势而为”。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数字化工厂集团工厂自动化部总经理Joerg Westerholt
西门子重点介绍了TIA博途软件,通过WinCC可直接在各种目标系统中使用独立于面板的组态数据,还可统一管理各种跨项目数据(报警数据,项目文本等),并能在不同的设备中使用。
CLPA协会中国主席、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陈启军教授
CLPA协会中国主席、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陈启军教授提到了新经济模式下全球的制造业现状,包括制造业的全球发展和最新动向以及制造业和IT技术的应用和结合,重点介绍了CC-Link IE技术。
TüV认证功能安全工程师 韩晓霞
倍加福TüV认证功能安全工程师韩晓霞分享了倍加福在安全方面的解决方案,通过SmartBridge?无线实时传感器管理系统可将传感器信号直接通过无线形式连接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在线管理所连接的传感器设备,如获取设备诊断信息,调试信息以及故障探测等等。同时,传统的信号输出不受任何影响,可直接被控制系统采集。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标准与检测中心主任 王春喜博士
ITEI 王春喜博士就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进行详细解读,从国际智能制造标准化研究到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相关工作,并提出四个总体目标:一、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定位现有标准及缺失;二、根据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缺失的共性、关键标准;三、开展行业应用标准研制,推进企业智能制造标准应用;四、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保证智能制造标准的跨地域跨领域跨企业特点。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副总经理 许建中
东土科技分享主题是“工业互联网推动‘中国制造’”,认为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的概念是对传统制造业的重新定义,甚至脱胎换骨,关键是依照产业链所展开的增值服务和穿行服务。
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技术推广经理 范斌
倍福基于工业4.0的整体控制方案总结为三点:一、智慧工厂设计从上到下整体构架;二、高效率、模块化、灵活可变且基于PC的控制软件(EtherCAT、TwinCAT等);三、采用国际标准的、开放的、基于PC的控制技术平台;
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于东
沈阳高精数控主要从数据系统发展历程、面向CPS的数控系统、蓝天数控的开发实践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其中三菱电机、罗克韦尔自动化、贝加莱、海天炜业、TüV南德、通用电气、中科院沈自所、中国西电、恩德斯豪斯等单位专家也紧扣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围绕“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技术与产品”与参会代表们展开了技术交流和探讨,并现场展示了相关解决方案及演示系统。
本次研讨会聚焦我国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发展,为推动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进程,形成我国智能制造相关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应用、服务体系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审核编辑: 智汇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