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人间》这一美食纪录片豆瓣评分已经赶超《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中提到的秃黄油拌饭让秃黄油罐头大火,螃蟹深加工产业未来可期。那么在其中,螃蟹加工设备又扮演怎样的角色?
随着前段时间《风味人间》美食纪录片的播出宣传,秃黄油拌饭被更多人认识知晓。秃黄油拌饭作为江浙地区的一道名菜,最开始是为了延长螃蟹的食用期限。名称的“秃”其实是苏州的一个方言,音与忒近似;而黄油则指蟹黄及蟹膏的混合。从日常生活经验可以轻易得知,即便是极为肥美的母蟹,蟹黄也只在肚子中蟹肉的1/3左右。通常20多只蟹才能掏出一小盘蟹黄,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秃黄油的高价似乎也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有媒体报道,售卖秃黄油的电商平台表示,纪录片播出的当晚就新增了许多订单,而后一直稳定在以往的两倍左右。这给秃黄油酱料的制作带来一定的挑战,这其中最大的挑战就在于要处理大量螃蟹。统计显示如果用人工进行蟹黄、蟹肉的处理,即便熟手处理10只螃蟹也需要1个小时。我们知道,现代食品机械设备在提高生产效率上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那么取蟹黄这一工序是否可以用机械化设备代替呢?
蒸煮机加速蟹黄定型
蟹黄是母蟹体内卵巢和消化腺的集合,在螃蟹尚未煮熟前,蟹黄呈流体状态,因而取蟹黄前需要先将螃蟹蒸煮成熟以实现蟹黄的定型。从日常生活中来看,蒸煮螃蟹时候通常将捆绑好的螃蟹背部朝下放置,避免其中汤汁的流出。而对于加工厂来说,购买的不一定是批量捆绑好的螃蟹,因而在蒸煮时候可能需要面对螃蟹爬动的问题;另外大型蒸煮设备如何保障蒸煮的均匀程度也是一大难题。
当然目前出产的蒸煮机对于蒸煮螃蟹的温度及时间把控已经做得相当好,多数蒸煮机配备的温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蒸煮温度,当温度达到预设值后,气动角座阀即关闭,是设备在保持温度的同时还能实现节能。针对上文中螃蟹的爬动以及蒸煮均匀度的解决,有发明人提出这样一种构想,蒸煮机使用矩形柜体,同时蒸汽腔内部并列设置多个容置腔进行螃蟹放置,每个容置腔均对应气管确保蒸汽进入,从而实现限制螃蟹爬行空间的同时进行均匀蒸煮。
取蟹黄设备、螃蟹分离机提高生产效率
蒸煮成功后的螃蟹就进入了取蟹黄的流程,蟹黄的提取需要蟹黄提取机。当前有一种单体式蟹黄快速提取机,需要先由工人掰开蟹壳,然后将蟹背对准吸料嘴,设备的真空负压装置此时运转,吸取蟹黄。据悉,这种设备可以实现双人运作,对蟹黄的提取相较于人工而言更快速高效。
取好蟹黄的螃蟹当然不能就此扔掉,毕竟蟹肉可以制作成为蟹肉干、蟹粉等产品,进一步提升螃蟹深加工企业的效益。早先加拿大出产的一款螃蟹分离机可以为蟹肉的处理提供一些灵感。螃蟹分离机首先利用切刀将蟹体与蟹腿分离,然后经过分离机的挤压运动是螃蟹肉壳分离,产出的蟹壳由刮刀等设备运送出去。这种方式能够快速高效对蟹肉进行分离,适用于加工工厂对螃蟹的大量加工。
螃蟹最肥美的时候在每年的9-11月份,尽管产出时间短,但人们对其推崇度却逐年升高。为了满足人们在不同时节品尝到鲜美蟹肉的需求,螃蟹的深加工产品不断出现。像此次因纪录片大火的秃黄油就是其中一种。相信未来这些更便于食用的螃蟹深加工品类将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还需各类螃蟹加工设备加快研发创新,助推螃蟹产业加速发展。
(审核编辑: 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