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机器人十大产业重地

来源:中国小康网

点击:939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机器人 中国制造

        目前,对于曾经依靠密集劳动力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机器人正成为转型升级的新助力之一。在中国多地,机器人正在迅速进入制造业。在珠三角,家电业率先“机器换人”,电子信息产业紧紧跟上,汽车、纺织服装等行业也蓄势待发,一个个“无人工厂”取代了曾经工人们挥汗如雨的车间厂房。

      据悉,“机器换人”不仅有助企业缓解技工短缺的困境、应对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生产的标准化要求,创造更大的产能,有助于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土地、环境承载能力等诸多问题。同时,“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对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也正倒逼国产机器人研发和制造产业新的发展。

      2015年以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及其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的发布和国家发改会等三部委《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出台,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等政策的实施,自主品牌机器人发展壮大步伐加快。目前,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5年报净利润3.95亿,同比增长21.29%。这一繁荣景象表明整个行业欣欣向荣。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统计,在2017年之前,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将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机器人十大产业重地盘点

      长沙:到2017年年末,长沙将力争实现工业机器人产业产能突破100亿元;在全市重点工业领域实现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

    东莞:自2014年起每年支出2亿元财政资金扶持企业”机器换人”,目前大量的机器人已运用到生产线中。

      天津:着力突破机器人整机、零部件设计制作与集成、机器人用材料及加工技术。

      沈阳:我国最重要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之一。2015年沈阳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产品占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逾20%。沈阳新松是我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排头兵,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青岛:在青岛高新区规划建设占地3000亩的青岛市机器人产业园区,作为青岛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区域。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机器人产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基地。

      浙江省:“机器换人”战略为浙江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开启了巨大的应用空间。据调查,浙江省制造业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总量占全国的15%左右,居全国第一位,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52台/万人,大大高出全国36台/万人的平均水平。

      芜湖:首个国字号机器人试点集聚区,截至2016年2月份,芜湖市机器人产业园入驻的机器人企业共56家,产业规模达70亿元。

      上海:力争建设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高度集聚的研发中心、制造中心、服务中心和应用示范中心,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阵营。2020年全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力争达到600亿-800亿元。

      深圳:2014-2020年每年投资5亿元人民币援助机器人相关产业发展。现在,深圳市与机器人有关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达到30处、工程实验室16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处、公务服务平台7处。 


    (审核编辑: 智汇小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