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雅虎财经报告》称,“2019年将是符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定的ICO,即证券通证的融资产品(STO)大行其道之年”。(Yahoo Finance reports)
一些重要的国际研究机构,如:德勤、麦肯锡、Gartner,一些重要的亿万富豪投资人如:Tim Draper、 Michael Novogratz等人预测,到2022年将有5~7万亿美元的通证经济市场。
STO将取代2018年的ICO,但这只是他们潜力的一小部分。该领域的一位先驱估计,证券通证产品(STO)可能在短短两年内增长到10万亿美元。
很明显,STO将彻底改变我们所知道的投资,并在此过程中重振加密货币市场。
STO,2020年达到10万亿美元规模!
加密经济的多样化正在推动通证代币和加密资产的新用例。有朝一日,加密货币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包括一些奇特的应用案例,如,星际空间交易,或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交易的应用手段完全可能发生。
即使在2017~2018年间的ICO热潮期间,市场参与者也主要是个人投资者;现在随着监管到位的STO的出现,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型的、管理千亿级资产的机构投资人开始进场,这无疑是将区块链、加密币、通证经济推向资本市场主流的正确途径——因为合规监管,所以主流利好!证券通证的创新,将趋越出区块链市场,为更广阔的资本市场,提供一种万亿美元级别的新型市场创新方案。
【SEC:比特币不是证券,ICO是证券】
克莱顿在谈到推动市场效率的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承诺”时,在今天的CNBC采访中澄清了他对加密货币的看法,即“替代主权货币”:“用比特币取代美元,日元,欧元。这种货币不是证券。”
虽然克莱顿没有对比特币以外的特定资产评论他们作为证券的身份,但他继续解释,他认为是证券的是作为数字资产的代币:“我把你的钱给你,然后你去冒险[...]并且为了换取我的钱,你说,'你知道吗,我会给你一个回报。'这是一个安全投资,我们规范了该证券的发行,并规范了该证券的交易。“
当被要求澄清他关于(ICO)是否是证券时,克莱顿告诉采访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不会改变证券的定义来支持ICO社区,因为他们“不会对长期以来运作良好的证券的传统定义做任何粗暴改变”。
在二月份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加密货币听证会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先前曾称赞分布式分类账技术,以区块链为例。当时,克莱顿已经注意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迄今为止看到的每一个ICO都被视为一种证券”。
SEC主席 JAY CLAYTON
【从ICO到STO】
技术资 本市场专栏作者Molly Jane Zuckerman认为,2017~2018年,一些备受瞩目的项目通过ICO筹集了大量资金,这在一段时间内被视为融资模式的一次革命。
但由于大多数加密货币(包括许多ICO所依据的以太坊)的价值下降,以及特别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监管机构的敌意日益增加,ICO正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因为监管机构的观点是,许多ICO提供的代币(通证)确实是证券,必须遵守证券法规。
事实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表示,大多数ICO代币实际上符合证券的定义。因此,发行这些“证券”的公司,就是通过提供未注册证券来违法。”
Howey测试用于确定ICO是否有资格作为证券。如果根据ICO的条款,“一个人将资金投资于一个共同的企业,并且只能通过发起人或第三方的努力获得利润”,那么ICO代币很可能被视为证券,即使声称这些代币只是“效用通证”(UTILITY TOKEN)。
雅虎财经表示,律师和加密支持者“现在看到了符合SEC标准的ICO的新市场”。
“这些被称为'证券通证的产品',以反映它们现在被归类为证券的事实。除了提供合法合规ICO的潜力外,倡导者还认为,STO允许公司将现有证券(如股票和债券)放入加密区块链。这将允许人们在不需要中间人的情况下交易这些证券。”
目前有几个项目正在制定宣传计划,以便在2019年年初推出STO,比如,瑞士证券交易所正在建立自己的平台,以便在预期繁荣时发行和交易证券通证。 “2019年可能是STO的元年,”雅虎财经总结道。
由Node Blockchain制作的题为《证券通证:资本形成的演变>的研究将STO定义为:
“证券通证产品(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是以数字资产形式发行的金融证券;通常代表基础公司和/或其资产的所有权。这与前面提到的ICO截然不同,后者是“效用通证”或数字代币,提供对项目未来产品/服务的访问,而没有对资产或股权的有形的、确定的所有权声明。
人们对“区块链”讨论得比较多了,但是对“通证”的仍然所知甚少,我们下面就来重点讲讲“通证”、和“通证经济”。常见的通证有两种,分别是:功用通证和证券通证。
效用通证-Utility Token
效用通证(也称为用户通证)表示将来访问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效用通证的定义特征是它们不是作为投资而设计的; 如果结构合理,这项功能可以免除公用事业,使其免受管理证券的联邦法律的影响。
通过创建公用事业通证,初创公司可以为其正在开发的服务销售“数字优惠券”,就像电子零售商接受可能几个月未发布的视频游戏预售一样。 例如,Filecoin通过销售代币筹集了2.57亿美元,这些代币将为用户提供访问其分散式云存储平台的权限。
因为术语“ICO”是“IPO”(“首次公开发行”)的衍生物,所以功用通证创建者通常将这些众包/众融行为,称为通证生成事件(TGE)或通证分发事件(TDE),来避免他人认为他们参与了貌似的证券发行。
证券通证-Security Token
如果加密通证从外部可交易资产中获取其价值,则其被归类为证券通证并受到联邦证券法规的约束。不遵守这些规定可能会导致代价高昂的处罚,并可能导致项目脱轨。但是,如果创业公司履行其所有监管义务,则证券通证分类会为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创造潜力,最有希望的是能够发行代表公司股票份额的代币(通证)。
在线零售商Overstock最近宣布,其投资组合公司之一的tZERO将持有一个ICO,以资助开发许可的证券通证交易平台。 tZERO代币将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规定发行,Overstock首席执行官Patrick Byrne表示,代币持有人将有权获得从tZERO平台的利润中获得的季度股息。
包括Byrne在内的许多行业观察家认为,主流公司有一天会通过ICO发行股票,或者代替传统的公开募股或者除了传统的公开发行之外。
两种通证的比较
尽管二者有较多的相似性,但也有明显的差别,各有优缺点。可以很复杂地进行专业性解释,但如果简单描述二者的区别,不妨类比几年前的众融(crowdfunding),这样来表达区别——
功用通证-Utility Tokens, 类似于产品预售;
证券通证-Security Tokens,类似于股权投资。
证券通证 | 效用通证 |
资产所有权凭证 | 协议或平台的使用权 |
投资人-期待利润 | 购买人-消费者 |
有监管的发行-用户合规 | 无监管的众筹 |
【迈向STO监管的第一步】
监管机构往往有良好的意图。他们觉得有必要保护小投资者免受欺诈,而且加密领域确实存在大量欺诈和欺诈行为。因此,美国的证券法规坚持认为,证券只应提供给“合格的投资者”,并且有足够的资金和知识来承担损失。
Pierre Villenave在LGO Group博客的一篇文章中概述了开发证券通证和STO的监管框架。根据Villenave的说法,ICO发起人最安全的方法是假设他们的ICO属于证券法规,并且利用Jumpstart我们的创业法案(JOBS法案)提供的灵活性和豁免,启动明确的STO:
“随着加密货币法规的这种不断变化的噪音,很容易失去对现有解决方案(法规)的追踪:最安全和最保守的方法是使用JOBS(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法案中的一项豁免条款,来发行证券。(译注:2012年由奥巴马总统签署生效)
这些规则的建立是为了帮助小企业筹集资金,并可以暂时为通证发行人提供解决方案。“
即使完整的,非常苛刻的证券法规,也可能豁免不同的特例。例如,在州监管机构注册的低于500万美元的STO,对投资者身份没有限制。或者,没有资本额限制的未注册STO,仅向认证合格投资人开放。
“被视为合格投资者,必须拥有至少1,000,000美元的净值,不包括一个人的主要居住地的物业价值,或者过去两年每年至少有200,000美元的收入,并且预期今年也能够做到这些金额。”
其他规则涵盖中间用例,并且可以规范转售通证的可能性。发行人“可以通过机构投资者筹集无限量资金,并且可以通过转售限制、或者向所有投资者筹集高达5000万美元的资金,而无需转售限制或资金数量有限且几乎没有限制。”然而,Villenave强调:“即使对于希望发布效用通证的项目,通证也可以作为证券型启动,并且随着平台分散并且通证未通过Howey测试,它可能变成一个效用程序,并可用于转售给公众。”
【匿名到月球】
人类社会的法规不会很快消失,轻松灵活的法规肯定比严厉的不可原谅的法规更好,也比完全没有法规更好。因此,我们赞扬美国和其他地方监管机构,根据区块链技术等新兴方案简化其遗留法律框架的努力。
与此同时,符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标准的STO,在研究者看来基本上等同于传统形式的私人投资,有一些增加的灵活性和一点加密的味道。
对我们而言,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真正革命性应用,应当允许全球各地的人们匿名投资于有前景的项目。在无需信任(trustless)的环境中,智能合约将自动保证所有权和回报,并且将在共享、开放市场中进行匿名交易。
当然,监管机构讨厌并将继续讨厌这一概念。但我们相信,匿名的基于区块链的投资平台,可以允许为具有商业潜力的有价值的项目筹集实际资金(比如数十亿美元),比如殖民月球和行星。
(审核编辑: 智汇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