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中国人也可以做很好的科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点击:1015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科技报国 创新 科学

    2018年12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雁栖湖校区,原本300个坐席的阶梯教室挤下了420多位学生。 

    教室门口贴着一张海报:“改革先锋进校园,潘建伟院士来啦!” 


    在这里,中国科学院院士、“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潘建伟回忆起自己亲历的那段改革开放与科技报国的岁月。 


    理解幸福:从玉米糊上抹猪油到科技报国


    回想过去,潘建伟对“幸福”的理解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渐渐清晰起来的。 


    “我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切身感受过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讲台下的听众,潘建伟回忆。 


    小时候,潘建伟在农村里跟着外婆长大。


    那时,村里邻居普遍米不够吃,常常得吃玉米糊,如果哪家条件好一点,就会在玉米糊上抹点猪油,周围的邻居就会很羡慕。


    于是,在幼年潘建伟的心中,幸福就是玉米糊上抹的那层猪油。 


    之后,潘建伟在县城上中学的那几年里,大家都吃得越来越好。当温饱不再成为问题时,在潘建伟心中,学习就成了件幸福的事。


    1984年,潘建伟考入浙江东阳中学,这所中学也是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的母校。


    高中期间,潘建伟就明确了自己对物理的兴趣和科技报国志向:“我想成为科学家,用科学为国家做点事情。” 


    使命接力:从老一辈科学家到新一代创新者


    在潘建伟看来,科技报国不仅需要科技知识,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


    例如,被誉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先生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中文和历史都是100分,而物理只考了5分,化学和数学一共只有20分。但是,九一八事变后,他决心科技报国而转学物理。


    “从那时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一辈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国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在潘建伟看来,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奠定了我国稳固的大国地位,也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但掌握的核心技术有限,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新的使命。”潘建伟说。 


    改革创新:科技工作者大有可为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学期间,潘建伟接触到了量子力学,但是当时科研条件有限,资源匮乏。于是,潘建伟决定,出国看一看。 


    1996年,得益于改革开放,潘建伟留学奥地利,第一次见到了导师蔡林格教授。


    当时,导师问潘建伟以后有什么打算,潘建伟回答:“我想要在中国建一个和您实验室一样世界领先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690万元经费的支持下,学成后的潘建伟回国开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建实验室。 


    量子物理实验室需要激光器、电子学、材料学、探测技术等各方面的人才资源。


    为了组建这个实验室,潘建伟国内国外两头跑,也将一批有志于从事量子物理研究的年轻学生送出国门,他们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学成后必须回国。 


    在国家系列人才计划的支持下,年轻学子陆续学成归来,渐渐形成了一支优势互补的团队,在国内开展系统性工作。 


    2011年,中国科学院实施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获得立项。得知消息后,蔡林格主动请求参与合作。 


    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成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三大科学目标,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跻身国际领先地位。 


    《自然》2017年重大科学事件评价称:“国际同行们正在努力追赶中国,中国现在显然是卫星量子通信的世界领导者。” 


    回忆起那段历史,潘建伟感慨:“如同改革开放一样,科学研究需要以开放的态度充分合作。只要我们在国际上保证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内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并在国家的支持不断努力,中国人也可以做很好的科学。” 


    “我们经过近百年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如今,科技工作者处于大有作为的伟大时代,我们要承担起科技报国的历史使命。”潘建伟说。 


    (审核编辑: 智汇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