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赋予机器智能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AlphaGo一战成名,人工智能从此成为热点话题。如何将真正的AI技术运用到各种场景,一直是业界重点研究的问题。此次人机大战,让无人驾驶、机器人、图像识别等产品和技术开始被大众熟知,而这些技术,也开始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
记者采访了国内几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业内专家,他们正在致力将AI投入使用,而这些努力已经到了收获期。他们想用人工智能改变什么?他们眼中人工智能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未来?
闵万里 阿里巴巴首席科学家
闵万里
你在把人工智能应用到什么领域中去?
阿里云于2012年就开始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储备。在参加湖南卫视《我是歌手》比赛之前,小Ai已经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比如在Sort Benchmark上获得世界排序比赛冠军,听写能力打败全球速记亚军,帮助交通部门预测未来道路拥堵情况,帮助北京市优化城市规划,帮助淘宝、支付宝的客服小二接电话等等,可以说小Ai已身经百战。
最近,小Ai又在帮助一家影视投资公司做风险评估,已经成功协助评估了多部电视剧和网络大电影。
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里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在智能交通,小Ai可以解决的问题包括:
如何帮助出行的人们提前避开可能发生拥堵的路段,同时又避免把车流导向同一个路段制造拥堵转移?
如何实时推演一个交通事故将会影响多少周边地区,持续多久?最极致的应用就是帮助信号灯提前预知可能到来的车流高峰,然后智能调控红绿灯时长。
在影视娱乐领域:帮助影视创作人判断哪些作品会火,适合什么样的受众?帮助院线决定一天不同时间段应该排片什么样的题材?一首新歌的哪一段配乐有问题,应该如何修改?一个剧本的导演与主演班子选哪种组合比较好?
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里,能比人类好多少?
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及认知能力是人类的几万倍,所以它会天然具备很多人类无法比拟的有点。比在再智慧出行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比普通人类“看得全”,“看得懂”,“看得远”,“看得快”。在影视娱乐领域,人工智能比普通人类“读得深”,“读得广”,“读得快”。计算能力及认知能力是人类的几万倍。
被这些人工智能取代/解放的人类,会去做什么?
人工智能解放了人类的时间与创造力,会用来驱动新的技术创新以满足人类永无止境的精神与物质需求,
但有一点需要强调,人的创作具有无限可能性,思维跳出常规、不按常理出牌是人类独有的,这一点机器无法替代。
像阿里云小Ai,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让小Ai去创作音乐”。小Ai的作用是帮助音乐人,帮助专业人士更好地完成歌曲创作。
王小川 搜狗公司CEO
你在把人工智能应用到什么领域中去?
做搜索引擎本质上就是做人工智能,搜索引擎就是知道你要什么,在众多的机会面前帮你做选择,并具有一定的智力去思考。搜狗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已经做了非常多的事情,在包括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网页排序和商业广告体系等领域中都开始大量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
语音识别方面,因为搜狗在做输入法,有上亿人次使用搜狗语音输入然后转化成文字;图像处理方面,拍摄照片,然后通过图片搜索找到类似产品,这样的功能也已经上线了。往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机器变得更加聪明,去真正理解人类的想法。
王小川
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里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以前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使用程序去描述十分困难。但是现在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机器对语音的识别能力,和对图像的处理能力都得到了迅速的提升,相关的工作也变得非常吃香。
图像处理领域中,以人脸识别为例:每个人的脸长什么样子,使用程序去描述是非常困难的,而深度学习的方法,在建立一套数学模型之后,只要把人脸照片放进去,告诉计算机这张照片对应的名字是什么,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它就能开始自动提取特征,把复杂的物理图片抽象成机器智能懂得的特征。
语音识别领域中,到今天为止机器对语音的识别能力也已经开始接近于人。
搜索领域中,之前搜索引擎是让你获得知识和答案,但这还是一种初级的形态:你需要给它一个关健词,然后它从数百亿网页里面找十条最好的给你。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个产品形态会发生变化:机器开始具有对概念理解的能力,知道你实际需要什么,然后通过计算给你一个它认为正确的答案,而不是单纯的十条链接。
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里,能比人类好多少?
在一些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机器已经开始具备比人类做得更好的能力。但是在一些需要创造力的领域中,机器目前的能力还不足。
机器目前还有两个限制条件:第一个限制条件是它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输入的是一些固定有限的信息;第二个限制条件是有标准化解答。所以一项工作如果面临的环境越简单,最后的动作越标准,比如审计师、司机,就越有可能被机器取代。
被这些人工智能取代/解放的人类,会去做什么?
有很多机器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创造力的问题、认知上的问题、人的好奇心的问题。人工智能到今天为止还只是帮助完成简单的重复性的脑力劳动,围棋其实也是接近重复性的脑力劳动,更加具有挑战性、更有创造性的事情还需要人类来完成。
机器能帮助我们做一些简单的体力、脑力劳动后,人类会被解放出来,去做更加有创造性和更加需要有想象力的事情。
赵勇 格灵深瞳创始人
你在把人工智能应用到什么领域中去?
我们正在把AI应用到安防、智能交通、无人驾驶等领域。我们的主要技术优势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计算机视觉,另一方面是深度学习算法。格灵深瞳更多解决的是视觉部分的难题。
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里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我们主要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人,一个是车。我们在做的事情就是让计算机看懂人的行为和车的行为。具体到各个领域,就是看懂监控场景下的人和车,识别人的行为,识别车辆信息(车牌、车型、车款、车身颜色、标志物等)。在无人驾驶领域,我们正在用低成本的视觉方案代替高成本的光感雷达(Lidar)方案。
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里,能比人类好多少?
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主要是解决事前预警和事后搜索的问题,可以减轻安保人员的负担,提高案件侦破的效率等。在智能交通领域,可以自动对车辆进行识别,抓拍闯红灯等违法违规行为,事后搜索嫌疑人车辆等。在无人驾驶领域,车想要上路自己开,必须得看懂路上发生的一切,识别前面的人、车、交通标志、路况等。
被这些人工智能取代/解放的人类,会去做什么?
被人工智能解放的人类,会去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比如研究性和艺术类的工作等。
赵勇
先是被AlphaGo吓一跳,然后又把“AlphaGo布局”学成流行下法的围棋圈
回想起三月初的人机大战给棋界带来的震撼,两个多月过去了,回想起这场特别的对抗不禁陷入沉思,它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最容易想到的是围棋技术上的变化,人机大战第2局中,AlphaGo在小目托退定式后的那手看起来像“俗手”的尖以及第5局与李世石下出来那著名的“AlphaGo布局”在人机大战之后都已经成为流行下法。
然而,技术上的改变显然只是一部分。比如第2局中,AlphaGo第37手尖冲给棋界带来的震撼,显然完全超脱了技术层面。而更多的是破除了棋手们固有的“思维枷锁”。何为枷锁?就是棋手们从小在学棋的过程中,老师们长期灌输给他们的固定概念,比如不压四路(太损实地),这也是AlphaGo的五路尖冲为何给我们带来如此之大的震撼的原因。它突破了所有棋手对围棋的固有认识。来听听中国棋手们怎么说。
李喆职业六段
李喆
目前就读于北大哲学系的国手李喆组织了多场关于人工智能围棋的研讨会,其中包括技术层面的剖析以及涉及围棋知识体系的深度研讨。他表示人机大战给他带来了美的感受,让他看到了人类在围棋技术上的进步空间,体验到了与时代潮流不同的围棋。同时期待着围棋AI的普及带来的训练方式革新,以及为体系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极佳的视野。李喆还透露,很希望对AI的认知反过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谢赫职业七段
谢赫
谢赫是中国农心杯历史上不可忘记的功臣,近两年在后辈棋手的冲击下成绩有所下滑,在前不久的阿含桐山杯中谢赫剪短了头发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且杀入16强,让人们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擂台赛英雄的身影。谈到人机大战,谢赫不禁感叹AlphaGo的后半盘太强,五盘棋谱翻来覆去的看,非常精彩。只可惜棋谱太少了些,而且不知道AlphaGo是怎么想的,有些遗憾。
江维杰职业九段
世界冠军江维杰表示人机大战给他对围棋带来新的理解,开拓了一些新的思路。看了AlphaGo的招不禁感慨,围棋原来还可以这么下,也感到不能固步自封,围棋的奥妙难以穷尽。
佟禹林职业四段
职业棋手佟禹林表示,人机大战给他带来很大的冲击,虽然并非直接改变训练习惯,但是就如同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
於之莹职业五段
中国女子第一人更是在国内的倡棋杯(慢棋)击败世界冠军江维杰,於之莹赛后表示:“感觉人机大战后自己思路都被打开了,万事皆有可能,以后没有什么棋是不能下的了,对心态等方面都有帮助。”於之莹还透露了自己在训练中的一些改变,会花更多时间去尝试一些新的思路和布局,和李世石类似,下棋的时候尽量不凭感觉去判断好坏。
唐奕职业二段
前女子国手唐奕表示,比起技术方面的改变,在观念上带来的冲击更强烈。因为好多以前觉得一定的棋现在仔细想想,其实也不一定是那样。目前,除了作为一名棋手以外,唐奕还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万同科技(围棋科技公司),为科技在围棋领域的应用包括中国的围棋人工智能开发贡献力量。
也有部分棋手表示并未感受到人机大战带来的变化。近来上升势头明显的胡跃峰认为棋该怎样下还是怎样下,不过如果AlphaGo有了公众版,那么无疑将给棋手的训练方式带来影响。连笑则干脆表示没感受到什么变化。
(审核编辑: 智汇小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