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市场“高烧”难退 如何挤出“泡沫”?

来源:机器人圈

点击:1492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机器人 控制器 伺服电机 减速机

    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在全球拥有了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完善的产业链,并且每年依然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201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售量为17.9万台,而亚洲市场同比增长18%。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总销量达到36560台,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201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高速增长,其中前三季度销量达到3.36万台,同比增长32.5%,预计全年将达到4.5万台。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机器人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就每万名制造业工人的机器人保有量来说,韩国为437个,日本323个,德国282个,世界平均水平62个,而中国只有30个。

      在其他国家机器人市场快速稳定增长时,中国机器人市场近乎疯狂的扩张属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社科院专家称中国劳动力人口从2015年开始年均减少近400万人;另一项数据显示中国的制造业综合成本已经达到了美国的96%。沿海地区制造业工资水平已经达到月薪3000元,远远高于越南和印度,并且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还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改革开放之后,劳动力充足、制造业成本低这两大优势曾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但是随着国内经济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和国内人口结构的畸形,中国几乎同时失去了这两大优势。从宏观层面看,重振中国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随着人口红利的不断消失,中国各地开始频繁出现“用工荒”问题,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制造型企业问题尤为严重。大量的90后独生子女开始进入工厂,他们对于重复性、重体力劳动的忍受度较低,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较高。由于一些工厂的工作环境对于身体健康会造成不良影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即使是6000-7000元的月薪水平也无法让这些工厂找到足够的工人。此外,也有一部分年轻人在过着打工旅行式的生活,即到一个地区旅行生活三个月到半年,在这期间他们到工厂打工,利用工资作为生活费,当他们觉得自己对这个城市已经基本了解,便会离开转到下一个城市继续打工旅行,这也给工厂的招工和正常生产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从微观层面看,为了解决工厂的“用工荒”和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问题,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生产也是迫在眉睫。

      市场“高烧”难退

      飞快的增长速度与巨大的市场空间是中国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强大驱动力,国家层面也看到了发展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

      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各地方政府、园区纷纷扛起机器人大旗,一时间,“国内最大机器人产业基地”、“百亿千亿级机器人产业园区”等概念、定位层出不穷。有统计显示,全国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近40个,目前各地机器人产业园规划面积超过2.8万亩。投资额度上,现有地方机器人产业园到2020年的规划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

      对比邻国日本,作为目前机器人产业第一大国,预测其2035年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9.7万亿日元,约合5000亿元人民币,按照目前国内10个城市规划中已经公布的机器人销售收入,2020年将达到7000亿元,超过2035年日本机器人销售收入2000亿元。且不说机器人产业的规模是否能够满足国内如此多的地方园区的发展需求,只从资源禀赋上看,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地区适合发展机器人产业,因此各地在缺乏顶层设计的情况下,跟风发展机器人产业是十分盲目的。

      对于地方发展产业来说,重要的还是招商引资。相对应机器人企业的落户,考虑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当地的市场是否足够大,其次是产业配套是否完整,再次是高校、人才资源是否完备,最后才是政府的招商政策。

    在全国大炒机器人概念的同时,地方政府针对机器人产业制定的“盲目”的招商政策更是屡见不鲜,有的给地有的给钱,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盘活当地机器人市场,吸引机器人企业入驻,已经提出每台机器人补贴8万元的具体措施。政府的补贴让许多奔着补贴来的企业进入到机器人行业中。

      2014年年底,国务院发布62号文《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意在建设统一有序的投资环境,不允许地方政府用土地税收等补贴方式盲目进行招商,其目的就是要弱化政府力量,增强市场自由选择的作用,让市场决定企业的投资、入驻或撤离。

      从机器人产业发展看,地方政府通过直接出资帮助企业购买机器人,表面上是激发了企业使用机器人的需求,盘活了机器人市场,但从深层次来看,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并未提供有效帮助,甚至会扰乱国内机器人市场。在产融结合方面,政府可以尝试协助建立发展基金或融资平台,由市场做主导,帮助小微企业推动机器人系统的研发和应用。

      如何去“泡沫化”

      国内机器人产业的泡沫化一方面表现在业界人士的过热情绪,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国内机器人制造商在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从技术角度看,核心零部件是机器人最关键的技术,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占机器人总成本的六成以上。长期以来,中国机器人本体企业的核心零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

      近年来,随着政府和市场对机器人产业链的重视,国内在突破核心零部件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国内已基本掌握控制器的硬件开发技术,功能基本满足工业机器人的控制需求,但在控制轴数、快速性、稳定性等方面与国际品牌还存在差距;国内高精度交流伺服电机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厂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机器人领域的伺服电机应用尚处于试用阶段,预计到2016年,国内伺服电机产品可以应用于中低端机器人;国内减速机在额定扭矩和传动效率等方面与国外产品差距较小,但在扭转刚度、传动精度等稳定性和精度指标方面差距很大,此外,由于在材料和工艺水平上存在差距,在耐疲劳强度方面也与国外产品相差甚远,预计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技术突破和完善。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国内的机器人企业大都集中在系统集成环节,这个环节对技术的要求不高,同时利润也很小。国内机器人产业对于核心技术较缺乏,这一点限制了国内企业的发展,从而限制了国内整个产业的发展。从行业应用的角度看,2014年工业机器人还是以汽车行业为主,购买量接近45%;电子产品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购买量分别占18%和15%;电子设备制造占20%。在国内汽车制造、焊接等机器人高端主流应用领域,市场基本被外资机器人占据,占比超过90%。国产机器人则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为主,应用在脏乱差、危险性高和枯燥的重复性劳动中,属于低端行业的高端应用。

    近几年国内推崇的“机器换人”概念,我们认为说法还比较片面。实际上机器人替代人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做不了的,人做不好的和人不想做的。

      人做不了的工作一般是指在高危、真空、高污染等特殊环境下的作业或者搬运重物等人力达不到的工作;人做不好的工作主要指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比人工效率高的工作;人不想做的工作一般指脏乱差环境下的工作或是重复性体力劳动。从目前的技术来看,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还很初级,工业机器人的在线感知能力远低于人,因此机器人擅长的事与人类擅长的事是不同的,机器人不是简单地替代人工,而需要把人类从单纯的重复劳动以及高危、高污染和高强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企业对机器人的基本需求在于,一是解决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系;另一些则跟安全、劳动强度有关系。有的工作机器人完成效果比较好,比如加工质量一致性问题、加工速度问题、让生产变得更为柔性等,而像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场合也不适合人去工作,需要机器人替代。不过,即便是使用机器人,也离不开人的操作、维护、保养。一般情况下,一台机器人需要3到5名相关的操作维护和集成应用人才。机器人只是为生产带来了便利,人机共融才是数字化生产的发展趋势。

      产业出路在何方

      从产业的角度看,核心技术落后,国外厂商占据高端市场和价值链中的优势环节,已是老生常谈。突破关键技术,创新应用领域,做强国产品牌,这些论调多说无益,关键还是在于能否在产业过热的大背景下埋头做实事,能否在追赶国外厂商的过程中创新思路。

      持续创新赢得市场认同

      机器人产业前景十分广阔,一方面因为现有市场的超高增速和潜在市场的巨大空间,另一方面还在于机器人产业自身分为不同阶段,机器人产品分为不同形态。产业的不同阶段可以贴合不同时期的生产方式,产品的不同形态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对产业的发展具备足够的耐心,同时要对技术和产品持续创新。目前,从机器人产品的控制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三种形态:

      第一种是通过输入有效指令让机器人完成相应工作。目前国内机器人的厂家还在为打造这种形态的成熟产品而努力,包括对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机器人控制软件、应用软件的开发,这些都是为制造出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机械臂产品必须做好的功课。

    第二种是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对工作环境进行感知,从而完成相应工作。这种形态的机器人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和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由于其具备良好的感知与反应能力,也就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从而可以和人进行协作。在第二种机器人产品形态中,传感器对机器人很重要,其中六维力传感器是智能机器人重要的传感器,能同时检测三维空间(笛卡尔坐标系)的全力信息。应用六维力传感器生产的三维鼠标可以实现精细的微观操作,未来将大规模应用在机器人中。目前,国外厂家已经在第二种形态中有了成熟的产品,国内的一些龙头企业也有能力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

      第三种形态是未来机器人,向微型化、多传感、可移动、人工智能、可通信方向发展。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让每一个机器人把自身收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云端,由云端进行信息处理,作出决策,自主控制每一个机器人的活动,这样的产品形态需要在现有机器人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人工智能等最新先进技术,距离产业化还需要一段时间。

      打响本土“反击战”

      在国外厂商占据技术制高点的情况下,国内厂商也可以展开漂亮的反击战,有人说,2015年将是国内外厂商正面竞争的元年。

      从应用角度看,国内机器人行业应用的中端市场将快速扩张,原因在于中国的制造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电子、消费品等,这些行业的人工替代需求巨大。在这类市场中,国外厂商并无相关经验,在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和灵活应对方面不如本土企业,且上述市场的行业用户购买力不如汽车等高端行业,国产机器人性价比高的优势就会显现。在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行业,如航空航天、军工、电力等,相关单位在采购机器人产品时肯定会优先考虑国产品牌的产品。

      从产业链角度看,国内厂商在服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国内相对充足的工程师供给和较低的工程师价格,凭借此优势,国内厂商在机器人系统集成环节,可以在售前、售后服务方面体现价值。国内厂商在发展过程中有所侧重,在与国外厂商的正面交锋中扬长避短,就可以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融合多状态产业

      融合对于机器人产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是产业内的融合,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实现智能工厂的建设,需要产业间融合。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处于技术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投入较少的状态,虽然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企业却呈现“小、散、乱、弱”的情况。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企业自主的调整与发展。未来5年,国内机器人产业将面临洗牌,如今的混乱状态终归会结束,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够在核心技术和应用拓展上突破。为了整合资源,促使3-5家国内企业迅速做大做强,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在所难免。

      在工业4.0的研究中,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一直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部分,工业机器人将是智能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工厂就是将一个个分散的、具备一定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实现数据交互之后,形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有机体,从而实现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机器人产业是中国进入工业4.0时代的重要推动力。机器人产业需要加快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尤其是与软件技术的融合。传统工业和制造业都比较关注硬件,而工业4.0的发展会偏重软件平台在行业的应用,以及各个硬件设备的网络化。作为智能化的装备,机器人产品可以率先进行融合。

      中国市场对于工业4.0的需求很强,推动力也很大,相对于国外市场,中国市场的优势就在于市场纵深的扩展性很强。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需要贴合其特点的行业应用。从企业的角度看,国内厂商从纵向角度可以完善已有产品的功能;横向角度可以加入智能软件技术、提高自动分析能力、丰富产品线,从而给用户提供整套系统性方案。

      中国机器人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有光明也会有阴影。加速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尤其是发展自主品牌的产品,既需要厂家潜心钻研核心技术,又需要集成商紧跟市场需求,高校研究所专心搞科研,行业协会和政府适时引导,各尽其职,共同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一片适宜生长的土壤。

     

    (审核编辑: 智汇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