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机器人市场布局:多元趋势和框架化

来源:中国测控网

点击:1502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机器人

        有人担心机器人化了,就业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窄,影响市场就业率。其实在很多时候,或许是多虑了。因为现在的就业市场本身已经开始出现“人荒”了,尤其是一些“苦重”的行业,招人很难,能够留住人的机会也不大。

      随着90后的崛起,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单纯地打工吃苦的观念早已经和以前格格不入了,他们更追逐自我,对于环境,工作场景,待遇等等的要求更加多元,而且稳定性更差,因此在一些领域“用人荒”对于企业来说已经变得迫在眉睫了。

      这时候,如果可以引入机器人,那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事实上,富士康就在不断地引进机器人,甚至加大自己在这方面的研发和投入,或许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机器人市场是一个大市场

      据悉,目前全球十大雇主中的三家已经部署了数万机器人,代替工人的劳动。苹果、谷歌和亚马逊的主要合作代工制造商富士康是全球第十大雇主。这家公司已经用机器人取代了6万名工人。其实熟悉富士康的都知道,用工荒一度时间影响了富士康,因此大量开始启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力成本。

      目前雇用210万员工的全球第三大雇主沃尔玛计划用无人机取代仓库拣货员。沃尔玛正在研发的无人机可以给仓库中商品扫码,然后将数据发送到控制中心。这样做的好处是,拣货和盘点库存的速度将会提高数十倍。沃尔玛计划在美国所有190个配送中心部署这种无人机。事实上,机器人已经开始在一些大公司取代工人。

      据悉,花旗银行和牛津大学预测,中国77%的工作都有被机器人代替的可能,经合组织34个国家57%的工作有可能实现自动化。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20年,全球有500万个工作岗位可以实现自动化。IBM称其创建了一台比人类医生还更擅长诊断出癌症的计算机。如今,美联社已经开始使用AI软件来写公司的财报了。

      对于机器人的发展一些研发者表示乐观。因为,新技术在取代一些岗位的同时,往往创造更多的工作——每一个机器人工人都需要一个制造者、管理者和维护者。但毋庸置疑的,后者的需求量要远远小于前者,这样的结果就是会有一些人真的找不到适合的岗位,尤其是对于一些劳动力比较密集的市场或者区域,而且对于那些本身技能比较低端的求职者来说,或许未来的就业机会将被进一步压缩,甚至对于那些相对拥有较高学历的求职者,也会面临着失业的可能,毕竟我们看到每年几百万的大学就业大军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求职困难和Offer难求已是不争的事实。

      多元趋势和框架化布局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机器人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培育3家以上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8万小时等等,蓝图非常庞大,对于未来的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是踌躇满志。

        事实上,由于受到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工业转型升级的带动,我国机器人产业近两年迎来高速发展期。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54%,两倍于全球增幅。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21.7%。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增幅为19.9%。

      不过,即使这样,我国2014年的机器人密度(平均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只有36,仅为全球平均水平62的近一半,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机器人密度达到150以上。相应的人员需求会进一步被拉低。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还有几大软肋:其一是技术复杂的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国外公司占据约90%的份额。其二是作业难度大、国际应用最广泛的焊接领域,国外机器人占了84%。其三是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国外公司占了90%份额。我国企业生产的大多是搬运、码垛机器人,应用也大多集中在家电、金属制造等领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规划指出,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强化产业基础能力、着力推进应用示范、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工业4.0时代的需求

      相关部门希望未来能实现机器人替代人的生产方式。去年,中国36座城市宣布已经开始筹备工业4.0。最近,超过40个政府资助的工业园区开工。深圳现在已经拥有3000多家机器人研发企业。据悉,目前有77个地方政府纷纷推出了扶持机器人行业的计划。如今中国国内使用的机器人中有85%来自海外,而且国内机器人生产商的零部件主要依靠国外进口。

      《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及其他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需求,聚焦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攻克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提升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重点发展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AGV等六种标志性工业机器人产品。

      不过,尽管政府拿出大笔资金扶持机器人产业,但是中国本国的机器人产业却并未因此获益。市场大量充斥着外国货,国产机器人也大量依赖国外的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还非常薄弱。甚至市场也在质疑现在的机器人投资存在着不小的泡沫,一些企业虽然上马了机器人项目,但很多是希望“套取”政府补贴,这显然违背了发展的意愿,也不利于国产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或许这也是发展规划希望规避的一些方面。

      可以预见的是,进入到工业4.0时代之后,对于机器人的需求会逐步加大,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以及目标,都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这是一种技术的长期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于市场发展的一种正常脉动掌控,如果国产机器人市场不能解决高端技术积累的过程和裂变,那么未来的市场结构或许还是外来者的天下,这一点不得不防

       相关:工业机器人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基础薄弱

      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需要材料、机床、电子等行业的配套支撑。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方面的产业基础薄弱,工业机器人配套企业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产品系列和批量化供给能力都与国际知名企业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高精密减速器的差距尤为明显,研发能力落后。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70%以上依赖进口,进口成本已占总成本的40%以上,严重削弱了国产工业机器人的竞争优势。

      二、产业体系尚待完善

      工业机器人强国高度重视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标准和人才等产业体系。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通过建设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将关键共性技术、标准化的工艺实现信息共享、推广应用,日本机器人协会也积极推广日本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标准。同时,FANUC等国外工业机器人企业大都设立培训中心,培养专业人才。我国早期的机器人研发多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存在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脱节的现象。企业的科研也各自为政,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用户之间缺少协同创新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在技术标准等方面缺少话语权,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

      三、规模化水平低

      工业机器人行业存在“100台起步、500台持平、1000台盈利”的说法,反映了规模化对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运营模式,年产500台的工业机器人企业比较少见,高端工业机器人仍依赖进口,国产工业机器人主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2013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仍以中低端的三轴、四轴为主,高端的六轴关节机器人占比不足6%。尽管我国早在国家863计划就已开展了机器人技术的科研攻关,但是,由于当时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未现端倪,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高。机器人技术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滞后以及应用企业较长的验证周期导致我国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缺乏影响力,推广应用难度较大。

      四、市场同质化竞争

      在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迅速增长的形势下,大量企业和地方政府看好工业机器人市场,企业通过并购、合资、参股等方式进军工业机器人行业,地方政府也积极布局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区建设。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系统集成环节,通过采购国外工业机器人为下游用户设计方案,徘徊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低附加值环节。因此,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存在低端锁定的风险。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恶性竞争和“一哄而上”式的重复建设,使得国内生产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利润微薄,最终可能制约国产机器人向产业链高端升级的进程。

      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第一,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适应产业发展方向。目前来看,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游原材料以及工业机器人本体的生产环节,而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所占比重严重不足,核心技术与日韩等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应加大企业的技术研发力度,重点研究开放式、模块化的工业机器人系统结构,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以及针对汽车制造业,焊接行业等具体行业的工艺需求,在结合新型控制器技术和智能化作业技术方面进行研究。

      第二,依托院校联盟资源,推动产品技术创新。高校和科研机构具备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在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发展、探索创新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知识创新的主体是高校与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产、学、研结合的机制问题。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整合产、学、研三方面的关系,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使之在新的起点上、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地区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品的技术创新。

      第三,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大创新人才培养。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企业需要不断地积极探索经营机制和用人机制,鼓励采用人力资本、技术入股、期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稳定技术骨干、高级管理人员加入企业,力争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企业应支持工业机器人领域相关人才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加强和促进企业开展的相关技术培训,加强校企合作,集中培养关键领域中的稀缺人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第四,发展高端工业机器人,不断推进人类和机器人的和谐分工发展。工业机器人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制造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一致性,代替人或人的某些作用,尤其是在一些特殊作业环境下,甚至可以完成人无法操作的作业。需要研究节能节材机器人以及机器人绿色制造应用技术,研究机器人与人类一起协同工作方法,以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柔性化,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解放人类繁重体力劳动和重复性工作。另外,发展机器人产业,不仅不会造成大量人员失业,反而又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机器人已经在全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400万——600万个,间接创造就业岗位300万——500万个。虽然机器人可以代替部分人的工作,但却永远不会完全取代人类,不必担心失业问题,因为是人类在创新和发展机器人,并且控制机器人为人类工作,尤其是使人更多关注创新工作和创造能力,实现机器人和人的工作和谐分工和合作,将机器人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与人类创造力有机结合,助推幸福制造、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
     


    (审核编辑: 智汇小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