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0-21日,智造未来主题论坛暨第二届拓斯达全球开放日圆满结束。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原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复旦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甘中学、达晨创投总裁肖冰、立讯集团副总裁王来胜、驼驮科技CEO张建作为特邀嘉宾,与吴丰礼董事长及拓斯达全球500余名VIP客户、200余名供应商伙伴共同出席活动。
首先,是万众瞩目的拓星辰I号和II号的发布会。为我们呈现了自主研发的星辰控制系统、国际水平循环时间0.38s、在高性能弱磁算法下最高运动速度可达9160mm/s、采用微米级激光跟踪仪标定精度监测、重复定位精度±0.01mm等一系列前沿科技加身,堪称一场科技盛宴。
其次,是以“驼驮‘营’未来”为主题的驼驮科技发布会上,由驼驮科技CEO张建为在场来宾汇报了驼驮科技的最新企业成果。骆驼科技致力于达成“让设备采购更可靠、管理更便捷,让设备售卖营销更全面”的目标,坚持为卖方客户提供完备的营销服务方案、品牌数字化、社交营销服务,“上驼驮,妥妥的”口号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接下来是以当前经济环境对企业智能制造的影响为主题的论坛时间,龙永图部长发表了精彩演讲。
最后,在“机遇与挑战”圆桌会议上,龙永图部长、甘中学博士、肖冰总裁、王来胜董事长和拓斯达吴丰礼董事长继续就制造企业如何智造未来和企业升级发表了一系列讲话。
圆桌会议上,龙永图部长就未来世界工厂的未来发展之路再次发表了看法,并对技术外流问题提出:抓住核心技术,留住该留住的的核心意见。
甘中学博士就技术、产业层面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要实现专攻,做到“针尖冲破天”。以及发表了企业在产业物联网络之下各自发挥优势、实现协作经济,努力向“中国智造世界第一”的目标进发。
王来胜董事长分享了以立讯为例的中国制造业代表企业在当今趋势之下的发展经验和企业规划,为广大制造企业提供了启示。
肖冰总裁对制造企业提出三点核心,即从核心技术突破、从核心零件突破以及关注个性化柔性制造。如今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对制造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欲实现其从制造变智造,企业制造要更富于思考。
最后由吴丰礼董事长深刻总结了各位嘉宾的观点与发言,并就拓斯达未来规划上和现有的能力上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服务和帮助发表了个人见解。
暴殄两天知识盛宴,小编为读者们总结了本届开放日活动的精彩亮点:“高质量智造”是本届开放日的核心命题,因此,拓斯达提出来“智造未来,智在未来”的主题。如何呈现高质量智造?
第一:透视发展规律下的使命和机会
本届活动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原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讲到,在我国改革开放40年里,沉淀了无数制造业发展经验。通过不断发展达成了我国如今世界工厂的地位,未来人工智能扎根制造业,数字经济与制造经济结合,将是未来我国制造业的重要任务,40年来世界工厂的经验将是我国的强国基础。对国际形势的精准分析,在宏观层面上为制造企业提供了方向指引,极大地鼓舞了制造者的信心。
复旦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甘中学博士则就《5G机器人与智联网》主题深度解析5G产业背景下,通过机器人通讯构成智联网的发展趋势。从工业机器人、制造执行系统,到一个由智能技术构成的智联网世界,勾勒出未来智能时代的发展框架。
第二:核心技术如何突破
由控制系统、伺服驱动、视觉算法各领域资深博士硕士专家带头的60余人研发团队,采用严格的IPD开发流程,日均工作14小时以上,各项技术攻关1080次,开发出星辰Ⅰ号水平桌面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突破不仅在人才的整合,团队,流程,经验的背后,是向未来,看未来的使命,仰望星空的理想与探索,不惧的挑战,和年轻的勇气。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研发团队,带来的不仅是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握,更是让人充满希望的无尽未来。
第三:产品如何打造
国内顶尖工业设计团队的外观设计,核心技术自主掌握,高难度的应用攻关,以及6000余家客户服务经验。为星辰Ⅰ、Ⅱ号以及智能整厂规划仿真系统星云Ⅰ号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养分,紧密围绕客户需求打通产学研转换,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确保交期品质,整合优质供应链,确保了每一款优质产品的诞生。
第四:硬件生产体系呈现
激光微米跟踪仪、4000余次测试,从技术到制造,本体开发,集成应用,到工业互联网整厂规划,拓斯达通过制造车间的开放参观,为来宾展现了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如何从基础硬件到客户需求应用方案的出厂。
第五:围绕产业互联网的企业服务
硬件+软件+平台的发展观念,结合优质供应商资源,与产业互联网平台驼驮科技的合作,为客户构建从决策、规划、产品、服务、升级、金融的智能升级全链服务。
本届开放日,以“智造未来·智在未来”为理念,结合拓斯达硬件产线参观、首次星辰系列scara及星云系统新品发布、5G及智联网技术交流、经济环境与资本风向探讨,为传统企业“开放日”这一传统形式赋予了新的内涵。推动行业高质量智造发展,展开智能制造决策触达,搭建硬件+软件+服务综合平台,诠释智造升级背后打开思维,整合资源的必要,以及坚定技术突破,夯实智造核心技术的底层逻辑。
(审核编辑: 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