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分类注定吃罚单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2067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 分类垃圾桶 上海

    上海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一个月了,但仍存在老小区没有四分类垃圾桶的现象,为此还吃了罚单。



    长宁区这个老小区一直未配置四分类垃圾桶,因此不少市民纷纷投诉。对于这种迟迟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行为,新华街道东镇居委给出的回应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建造垃圾箱房。


    没有垃圾箱房,就可以不分类?市城管执法部门用一张“罚单”给出了评判。


    不设相应分类容器吃罚单


    云阳路34弄老小区门外的墙角,摆放着8只黑色垃圾桶,分别标识着“干垃圾桶”“其它垃圾桶”。但每只桶内都有菜叶、果皮等湿垃圾,存在干、湿垃圾混投的现象。也就是说,居民在家里把垃圾分好类,到了投放点也只能“随便”扔。


    由于未按照要求设置收集容器,执法人员对上海锦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开具了《责令改正通知书》,限期3天整改。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物业方随即从小区里的储物间拖出来四只颜色不同的四分类垃圾桶。


    既然有四分类垃圾桶,为何迟迟不用?新华街道东镇居委工作人员解释说,因为垃圾箱房的点位还没有找到,所以没办法推行垃圾分类。他表示,该小区的垃圾投放点是在隔壁小区里,隔壁小区动拆迁后,暂时使用此处作为临时投放点。临时投放点紧邻一块公共绿地,有时锻炼的市民也会将垃圾扔在这里,容易出现垃圾混投现象。


    生活垃圾分类应因地制宜


    “可以没有垃圾箱房,但不能不设四分类桶,这是两码事。”上海中心城区空间紧凑,一些老小区找不到足够空间建造垃圾箱房实属正常。实际上,垃圾箱房并不是必须设置的,各个小区应该因地制宜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静安区桂花园小区这个连垃圾箱房都不用的小区,坚持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4年多了。桂花园小区一隅,近10只四分类垃圾箱一字排开,地面干净整洁。静安桂花园小区楼组长盛新华介绍,桂花园只有一个垃圾投放点,放置了分类投放容器,并没启用垃圾箱房,早晚各有一段时间可以进行垃圾投放,其余时间,就用他们自费200多元制作的罩子将垃圾桶罩住。在志愿者长期指导监督下,小区住户早就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了。


    本月加大对收运环节执法检查


    云阳路34弄小区的混投现象,也暴露了生活垃圾收运环节存在的问题,收运单位未能起到监督作用。


    “不分类不收运”作为推进垃圾分类的强效举措,早被写入《条例》。收运单位在生活垃圾交付点发现拟交付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不符合分类标准的,应当告知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并要求其改正。要求改正期限结束后,如果垃圾仍不符合分类标准,收集、运输单位可以对混合垃圾拒绝收运。


    在今天突击检查的茅台路的五三小区,也因为收运原因,被开罚单。五三小区,因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投被投诉。永乐物业工作人员解释,这样的垃圾堆放情况主要归因于垃圾运输车辆的安排不当。他们正处于原有运输公司与新公司两者交接的阶段,具体谁负责来“拖”垃圾现在比较混淆, “至少有两个星期没来运输车了”。


    本月上海将启动第二轮全覆盖执法检查。在收运环节,重点加大对混装混运、标识不清、遗撒滴漏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指导监督收运企业规范作业。


    (审核编辑: 智汇婷婷)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