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药企海外“招兵买马”哪家强?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2941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药企 创新 医药

    从对全球医药研发贡献程度看,中国医药研发已经从全球医药创新第三梯队跨进第二梯队的阵营。一方面,众多跨国药企正在中国加速研发和上市创新药,想要分羹中国的医药市场红利和临床资源红利。另一方面,伴随中国一波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涌现而出以及成熟药企将经营核心转向创新药研发,中国药企也将目标瞄向全球,在全球第一大医药市场美国“招兵买马”,不仅想要迅速补足在医药研发创新的人才短板,也在为中国创新药打入国际市场做准备。

      近日《华尔街日报》一篇报道揭示了美国本土生物医药行业正在发生的重要变化:寻求走向全球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正从美国最大的制药公司挖走人才,试图在美国本土为中国创新药研发创新和市场拓展开辟新的空间。

      《华尔街日报》称,近期至少有6家中国生物科技初创企业在波士顿和硅谷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并以给有前途的管理人员和医疗主管更加丰厚的薪酬、更具创业精神的工作环境以及不需要离开美国的承诺,从美国各大型制药公司挖掘人才。

      事实上,中国生物科技初创企业的这些动向,仅仅展现了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正逐渐融入全球医药市场中动向的冰山一角。不止是初创型的生物医药企业,中国的大型成熟药企、从事生物药CMO、CDMO的国际化企业,都尝试在美国建立基地,招徕人才,试图在美国的生物药研发创新和市场需求中寻找机会。

      借助于外来的人才助力,中国的医药研发能否加速从全球医药创新第三梯队跨进第二梯队?哪家药企又在全球招募的人才队伍规模最大?招募人才的基本逻辑是什么?哪些全球大型制药企业的顶尖人才又加入到中国药企麾下?在这一大的趋势之下,有更多的细节值得去探讨。

      01.生物创新药企:从归国创业到去美国“挖人”

      无论是信达生物、君实,还是再鼎,这一波的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创始人,如信达生物制药的创始人俞德超,君实生物的创始人冯辉、再鼎的创始人杜莹等都有在海外学习以及工作的经历,“归国创业”一直是这一波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的核心关键词之一。但这之后,有足够的能力吸引更多的国外专家到中国来做研究,或许会成为一些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的新亮点。

      百济神州,是在美国本土培养和挖掘人才的代表性中国生物创新药企。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百济神州目前在美国有400多名雇员,分别在马塞诸塞州、加州以及新泽西州设置了办公室。值得注意的是,百济神州400多名雇员不少都有在美国大型制药企业中工作的履历。

      Eric Hedrick是基因泰克重磅抗癌药阿瓦斯汀的研发负责人之一,Eric Hedrick此前在基因泰克有8年的工作经历,之后在2017年来到百济神州担任首席医学官,负责监管BGB-3111(BTK抑制剂)等血液癌症新药项目的全球临床开发。“没想到中国医药公司的创新速度如此之快。” Eric Hedrick在接受采访时回顾百济神州刚找到他之后的感受。

      Eric Hedrick表示,在加入百济神州之后,说服了很多基因泰克的同事加入到百济神州。LinkedIn上的数据显示,15名基因泰克的员工先后加入到了百济神州,其中4人于2017年加入百济神州,5人于2018年加入基因泰克,而6人于2019年加入基因泰克。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加入到百济神州的前基因泰克员工不乏相当资深的人士,如一位加入百济神州负责肿瘤临床试验的员工此前在基因泰克从事了10年医学事务,一位加入百济神州担任高级医学主任的人此前在基因泰克有超过14年的工作经验。

      而Medivation被辉瑞140亿美元收购后, Medivation临床研发副总裁Amy Peterson加入百济神州担任首席医学官,也吸引了不少Medivation的员工加入百济神州。LinkedIn上的数据显示,15名Medivation员工先后加入到百济神州。公开资料显示,Amy Peterson已经于2019年4月离开百济神州,但这15名员工仍然在百济神州任职。

      除此之外,百济神州还吸引了不少来自辉瑞、罗氏、诺华等大型制药企业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类似于百济神州这样在美国团队的壮大,已经让一部分美国本土制药企业闻到了一丝竞争的味道。

      国内化药CRO龙头药明康德,无疑也是在美国本土培养和挖掘人才的典型企业。公开数据显示,在美国,药明康德有1700名员工,除了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基地以外,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州)、圣保罗(明尼苏达州)、亚特兰大(佐治亚州),克兰伯里-普兰斯堡(新泽西州)、剑桥(马萨诸塞州)和奥斯汀(德克萨斯州)都建有研发基地及办事处。

      在这样的助力之下,药明康德也在美国实现了相当可观的收入。年报数据显示,药明康德2018年在美国实现营业收入52.46亿元,同比增长18.22%,占到了药明康德整体营收的54.57%。

      金斯瑞旗下的南京传奇凭借LCAR-B38M突出的临床试验表现,收获了强生8000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成为全球CAR-T领域闯出来的一匹黑马。而在此背景下,南京传奇正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在美国和爱尔兰招揽人才,为CAR-T领域研发管线拓展全球做准备。“

      在2018年之前,南京传奇研发团队只有20多人。目前南京传奇除去生产制造等,单是研发团队的规模有接近300人,研发人员的数目上,南京传奇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CAR-T研发公司。”南京传奇首席科学家范晓虎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而南京传奇扩张的员工,很多都在美国。据记者在LinkedIn上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传奇美国新增了48名雇员,其中1名是2017年加入传奇美国,24人是2018年加入传奇美国,23人是2019年才新加入传奇美国,人员涉及研发、生产、商业化等多个环节。

      对LinkedIn上传奇美国新增人员职业背景做分析,加入传奇美国前供职新基的最多有17人,其次为诺华有8人。诺华旗下已经有上市的CAR-T产品Kymriah,而新基是CAR-T领域的重要玩家,其管线重要资产之一的CAR-T疗法bb2121与南京传奇CAR-T产品LCAR-B38M同样针对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能从竞争对手诺华、新基处挖脚如此多的人才,可见南京传奇在CAR-T研发这个细分领域上铆足了劲儿,在技术上与美国的生物医药创新公司一争高下。

      除此之外,也有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招募美国人才扩充自己的高管团队。再鼎医药的首席运营官傅涛曾担任强生制药部门的全球并购主管。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自去年末上任以来,他已在硅谷聘请了10名研究人员,加入再鼎医药实验室的药物研发工作。

      而领导再鼎医药美国研究团队的分子生物学家Peter Brams曾在百时美施贵宝工作了近十年,于2018年年底加入了再鼎医药。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中国医药初创企业工作意味着“从零开始做一些令人兴奋的事情,并对它施加自己的影响”。

      02.大型医药企业:建研发中心借力海外创新

      与走国际化路线的生物医药创新药企不同,本土大型制药企业并未选择在海外迅速扩张团队的激进打法,更多还是选择在美国建立研发创新中心,借力美国的医药创新人才及资源,为管线内的创新药研发提供支持。

      例如早在2005年,恒瑞医药设立美国创新药研究中心,承担前沿靶点等创新药研究,同时也承担ANDA、API美国市场准入及销售业务。这是恒瑞国际化战略的起点,不仅为进军美国市场提供基础,也表明恒瑞在研发体系打造上从对标国内到放眼全球。在制剂国际化策略上,恒瑞向内加大研发力量,向外积极考察海外先进技术和项目,内外兼修。

      除此之外,恒瑞也在美国建立了子公司Hengrui Therapeutics.inc,专门负责海外项目的引进,而其高管团队皆由在美国GSK、诺华等大型制药公司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

      2018年,上海医药通过收购,又组建了美国上药费城实验室,作为海外高端制剂研发平台,借鉴美国在仿制药研发、申报、生产和销售的成熟经验,以中美双报、满足临床需求为目标开展研发,加快上海医药在药物研发方面的转型升级。

      2019年4月23日,上海医药又在美国生物药谷圣地亚哥建立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将致力于开展生物药对外合作与股权投资,亿帮助上海医药借力美国的生物医药创新人才及资源。

      类似这样的案例已数不胜数。例如江苏豪森就在美国新泽西建立了与其连云港总部、上海张江分工协作的三地联合研发中心;绿叶制造则是在2017年也落地了其在美国波士顿的研发中心,并计划将使该中心承担绿叶布局全球的生命科学创新战略,涉及生物医药、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基础研发部分;昆药集团则独辟蹊径,其北美药物研发中心Konvoy生物科技公司则坐落在了芝加哥北郊的野牛林市,这也是中国制药工业首次在美国中西部成立研发中心。

      因此,一个清晰可见的趋势是,尽管跨国药企在华研发中心近些年来陆续的裁撤、关停,但中国本土不管是传统的制药工业企业还是新兴的生物技术公司,无一不在紧密进行海外布局,或是筹备未来的国际化市场。而在国际上建立的研发中心、海外子公司等,则成为了中国企业接触海外人才及创新资源的一个重要桥头堡。

      从目前来看,在更多的政策利好以及资本助力之下,中国已渐渐成为汇聚全球医药人才的“蓄水池”,而“吸人”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企业在当前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但除此之外,中国制药想要真正走上国际舞台,所需要积累的,也不仅仅是人才一项因素这么简单。


    (审核编辑: 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