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如何避免机器人带来失业潮?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1032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机器人 失业 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正在焦虑与畅想中摸索。焦虑来自经济数据持续下滑、增长失去动力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供给侧改革和新工业革命成为政府寄予重望的经济驱动新引擎。

      从煤炭、钢铁等传统经济支柱产业里要关停的生产线,到广东东莞、江苏昆山等传统制造业兴盛一时的中国东南沿海城市里,取代数以万计人工的一条条机械手臂,大量员工被迫下岗的背后,变革正在发生。

      6月27日,以“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为主题的2016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年会上称,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需要积极实施结构性改革,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既要加强需求管理,又要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以消除病灶。

      “结构性改革,实际上也是要推动新旧动能的转变。”李克强提出,要利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此提供的历史性机遇,有力地推动新经济的增长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各方应因势利导,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到转型升级上。

      中国的经济改革并不缺方向,缺的是切实有效的操作方法。地方政府和企业无一不认同“去产能”的重要性,也希望朝着工业4.0方向迈进,过程中却出现很多问题。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去产能”欠缺实质性动力,彼此观望。而对能够享受政策补贴等优惠政策的智能制造领域,却一哄而上,形成产业空心、技术低端而投资过剩的尴尬局面。

      在此次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场,记者专访了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周园。波士顿咨询是一家跻身全球前三的美国管理咨询公司。周园在产业结构改革和城镇化领域研究十余年,并对工业4.0行业保持着一线观察。

        周园认为,去产能工作要想达到预期,必须弱化对地方政府GDP的考核指标,同时强化对去产能指标的量化考核,并对去产能力度较大的地区进行一定程度的中央财政转移扶持。针对下岗员工的安置问题,她建议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在服务业等吸纳能力更强的行业开拓新的就业机会。

      “工业4.0对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一定会带来改变和冲击。”周园说,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自身,都需要及早做准备。政府需要积极进行合适引导、政策扶持,教育机构则需要面向市场需求进行改革,协助一线的传统工作人员获取必要的培训并向新岗位转型,或分流到社会需要的相关服务业领域中。

      对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智能制造产业转型,这位来自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的资深研究者,有哪些观察和操作层面的建议?以下是记者与周园的部分对话。

      问:当前中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针对产能过剩行业,政府正在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强调“去产能”,但由于牵涉各方利益,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能否谈谈您对当前中国“去产能”工作的观察,比如所表现出的特征、趋势等,以及您的看法。

      周园:首先不能简单地将供给侧改革理解成“去产能”。供给侧改革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一系列结构性改革,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行政管理模式升级(减政放权)、企业管理机制变革(国企改革)、以及税制优化等等。正因如此,不论是决策者还是观察者,在思考“供给侧改革”的时候都不能把单一的手段及其影响去进行孤立的审视。

      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整体去产能工作进展并不顺利,主要问题在于地方政府的不配合。

      产能过剩领域中的大量国有企业以及去产能后带来的劳动力转移安置的问题,加剧了去产能政策推行的难度。地方政府对去产能不积极有三个原因:第一,拖累GDP,影响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第二,冲击本地就业,影响社会稳定;第三,减少税收,影响地方财力。这导致地方政府有充分动力不仅不去产能,反而会补贴这部分本该关停的企业。这需要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强去产能政策上的延续性和力度。

      首先,要弱化GDP的考核指标,同时强化对去产能指标的量化考核;其次,对去产能力度较大的地区进行一定程度的中央财政转移扶持;第三,针对下岗员工进行专项安置,在服务业等吸纳能力更强的行业开拓新的就业机会,这也是德国等发达国家此前在应对钢铁煤炭行业下行趋势中的做法,事后看来是可行的。

      问:产业结构调整的另一项重点内容是新兴产业的崛起,比如智能制造。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在国际上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概念是德国的工业4.0。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都希望往工业4.0方向迈进。那么,工业4.0将对中国劳动力人口结构带来哪些影响?是否可能将出现大面积的失业?

      周园:工业4.0对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一定会带来改变和冲击。一部分类型的工种需求将会减少,比如普工操作员、一般工人、装配工、搬运工等,这些岗位很容易被机器人取代,因此会消失得比较快;另一方面,部分类型的工种需求则会增加,比如软件开发、数据工程、机电工程师等,同时还会有一些新的工种出现,比如机器人协调员。

        每一次技术和工业的革命都会带来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这也是优化劳动力配置的一个必然过程,并不需要过分的担忧。就如同当汽车出现的时候,曾经也有人担心会造成马车夫的大量失业,并造成社会动荡。同样,我们也不必担心工业4.0会带来大面积的失业,因为有些企业现在连工业3.0,甚至2.0都没有达到。

      但大趋势是既定的,所以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自身,都需要及早做准备。政府需要积极进行合适引导、政策扶持,教育机构则需要进行改革,协助一线的传统工作人员获取必要的培训并向新岗位转型,或分流到社会需要的相关服务业领域中。

      问:教育机构如何改革?

      周园:中国的技工学校很明显脱离了企业的岗位需求,培养出来的人很多是用不上的。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通过技工学校,把企业和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未来的需要去培养,学习期间有大量的机会和时间去企业实习。

      问:工业4.0强调的是工业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大数据、软件系统和平台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实现工业4.0,是否必须先从软件入手?相比于硬件,软件是更为核心的竞争因素吗?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是否也应该像西门子、GE那样自主研发软件系统平台,而非直接使用它们的产品?您有什么建议?

      周园:工业4.0的核心理念是“整合、自动化和优化生产”,而这些都需要来自于软件的重要支撑。我们并不能说软件就相对于硬件更加重要,或者是更重要的核心竞争因素,毕竟硬件与软件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的。但是对于中国的制造业而言,工业领域中软件的板块毫无疑问是我们与世界先进制造国家在技术差距上较为显著,也是亟需提升的一个板块。尤其是工业4.0,不但要在工厂产线上实现互联,还要与消费世界,辅助服务的电力系统、物流配送、分销系统互联,这个时候软件的互联能力将会更高要求,这对我们的软件开发能力尤其是“软件工程”的开发能力是一个重点的挑战。

      中国现有的软件开发能力其实并不弱,在很多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工业4.0的软件工程开发除了要求对软件编程能力的要求外,更需要对自动化、机电一体的深刻理解,而在中国这两方面的技术人才往往是剥离开的,如果让大量软件开发人员不仅仅扎堆在互联网公司,而能够和生产型企业进行结合,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至于是否自主研发软件系统平台,还是购买成型产品的问题,其实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发以来长期争论的“造”还是“买”的问题。其实中国这3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在技术能力缺乏的时期“买”,并在使用中不断学习、研发,最终实现由“买”到“造”再到“卖”的转变。

      需要注意的是,软件系统平台是一个有很强路径依赖效应的平台,比如西门子的Portal、RockwellAB的Logix、B&R的AutomationStudio平台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标准和开发模式。如果“买”的时间过长,将容易使得企业陷入到对平台的过度依赖中去。所以从政府和研发机构的角度出发,需要尽早开始自我研发,并将该平台打造成一个开放、开源的应用平台,吸引相关企业尽早基于中国自主的平台进行研发,加速由“买”到“造”的进程。

      问:西门子等工业4.0的先行者,都期待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平台”,该平台集合了各行各业的大数据,从而提供更为智能化的服务。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放心将自身堪称“命脉”的机密数据上传至云端,有些特殊行业数据也涉及国家机密。应当如何看待其中的网络安全边界问题?如何防范?这关系着看起来很美的工业4.0,能否最终真正获得普及。

      周园:工业4.0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整合”,而“整合”意味着需要将生产制造过程中相关的各个方面,包括原料提供商、制造商、物流商、需求方等等都联通起来,这又不可避免地意味着“开放”。而因为有“开发”的存在,所以不可避免的,网络安全问题以及数据安全问题也将成为工业4.0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

      企业以及政府对自身机密数据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其实从物联网技术推广至今,网络安全事故和数据泄密就层出不穷,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互联网发展的势头并没有停止,而企业对互联网的融合也日渐深化,而不是日益排斥。同样的,我们也认为企业在工业4.0时代,进一步整合进工业4.0平台也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我认为需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安全技术与数据安全技术;二是发展类似于“私有云”的安全性更强的“私有平台”服务;三是针对军工等涉密行业,建立国家层面的独立自主平台;四是建立通行且严格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并得到国际范围内行政及法律的支持。

      问:虽然中国企业普遍希望往工业4.0方向迈进,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企业主要面临着哪些问题?从企业战略、业务布局、经营管理、职工招聘等层面,您有什么建议?

      周园:问题有很多。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行业内的资源整合还很不到位,实现工业4.0转型的基础比较差。工业4.0需要企业内外多个部门的共同协同推进,而企业的协调组织能力还很有欠缺。不仅如此,工业4.0将对企业能力及人才技能上提出不同要求,很多企业在人才及能力储备上严重不足。此外,随着工业4.0的推进,制造企业在过去30年间积累的成本及规模优势可能会迅速被国际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所消除,未来竞争压力加剧,使得企业向工业4.0转型的窗口期缩短。

      对中国企业转型,我有四个建议。第一,转变经营模式。从传统的产品模式转型到“产品+服务”的混合商业模式。比如轮胎制造商米其林提供了一项基于工业4.0的全新服务——DubbedEffifuel。这项服务为客户在卡车轮胎和引擎上安装传感器。传感器会将收集到的油耗、胎压、温度、速度和位置等数据传到云服务器上,而米其林的专家会据此进行数据分析,并为客户提供建议及驾驶培训。这项服务帮助其客户每百公里减少油耗达2.5升。

      其次是搭建新的技术平台。与行业内的相关技术企业合作,将传感设备、嵌入式分析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通信设施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网络平台,使人、机、服务三方面之间能够互联,共享信息和决策,从而替代过去传统的固定式流水线的作业模式。

      第三是推进人才队伍的转型,有计划地储备和培养数据科学、软件开发、硬件工程、测试、运营及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认清形势,不要盲目跟进。应该充分认识到工业4.0是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充分认识到企业自身在行业领域中的位置,很多企业目前还处于工业2.0或者3.0的阶段,需要先完成对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在完成相关准备之后再启动工业4.0的转化。此外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布启动,切忌一哄而上。

      招工难、用工荒,这是近年来我国传统制造业绕不开、躲不过的话题。

      为破解“招工难”,不少制造业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特别是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提升自动化水平,实现“机器换人”,以减少用工需求。

      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制造业产业集群已成规模的福建泉州市,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机器换人”,引导近1000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应用数控技术和产品。

      福建泉州实施千家企业“机器换人”的动力来自哪里?“机器换人”给泉州制造业带来怎样的改变?“机器换人”以后,制造业企业的用工问题能得到根本解决吗?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福建泉州进行调研采访。

      “招工难”倒逼“机器换人”

      在位于福建泉州市石狮坑东开发区的华飞工业园,华飞服饰有限公司制衣车间门口“服装数字化快速制造工程”的牌子格外醒目。

      华飞服饰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尤良亚告诉记者,华飞服饰生产车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已实现电脑自动化控制,公司因此成为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示范基地之一。

      走进车间,记者看到,自动裁剪机、自动拉布机排列井然有序,不同环节的生产流程依托自动化的吊装系统相互连接,每一道工序完成以后,半成品直接通过吊装系统流转到下一个环节。

      “2015年,我们投入近700万元采购这些自动化设备,大大提升了整个生产车间的自动化水平。”尤良亚说,对于民营企业而言,700万元并不是小数目。不过,总的看来,这笔投入还是十分划算。

      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的尤良亚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企业明显感到用工压力加大。一方面,工人工资在不断上涨,“现在工人的工资水平比10年前涨了一倍”;另一方面,因为“用工荒”,工人对资方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要给工人提供免费的宿舍、有补贴的食堂,还要经常搞一些年轻人喜欢参与的文体活动,否则很难留住人。

      “如果不进行自动化改造,减少用工人数,企业以后面临的用工压力还会更大。”尤良亚说,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做大规模,已经不可能再靠过去的“人海战术”,而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近年来,泉州市有上千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像华飞公司一样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泉州市经信委技术进步与投资科科长孙振汉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泉州市企业技术改造总投入2550多亿元,年均增长29.9%。其中,设备投入占到了6成以上。

      泉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建兴介绍,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泉州市已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制造业体系,并成功打造纺织服装、鞋业等多个传统产业集群。

      不过,泉州传统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低、散、短”问题,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长期依赖低成本扩张,多数企业依旧使用小型、低端的生产设备,缺乏数控化、智能化等高端技术支撑,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缺乏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力。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逐步趋紧,传统制造业面临新的挑战。只有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数控和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才能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陈建兴说,在推进“数控一代”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发展智能制造过程中,我们鼓励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就是要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及壮大地方支柱与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与服务能力。

      企业用工成本降低

      记者来到位于泉州晋江安海镇前蔡工业区的盼盼食品集团时,公司执行总裁蔡金钗正在召集管理层开会。会议内容就是布置抓紧推进盼盼食品在外地新建生产线自动化设备的调试工作。

      “现在各地用工成本都在涨,我们为确保工人留得住,工资一般比当地平均水平高5%至10%,有的地方甚至超过20%。”蔡金钗说,只有工人队伍相对稳定,产品品质才有保障,企业效益也才会越来越好。不过,这样一来,企业的用工成本又会增加。

      蔡金钗表示,为进一步控制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盼盼食品从前几年开始和国内外厂家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投资研发生产线设备。

      从实践看,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后,不但产品质量有保证,企业用工情况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现在的盼盼集团,3个工人就可以完成过去5个工人的工作,而且3个人拿到的工资相当于过去4个人的工资。

      蔡金钗告诉记者,盼盼食品目前拥有19家分公司,员工12000人。盼盼食品公司成立20年来,几乎以每年增加一个分公司的速度在扩张。实施“机器换人”后,公司规模虽然扩大了,但所需员工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按照规划,盼盼食品力争食品和饮料的产值规模超过100亿元,在今后的发展中,盼盼食品还将继续实施“机器换人”,向高新技术要红利。

      在华飞服饰公司,尤良亚告诉记者,有了自动化辅助设备,工厂的用工需求比过去减少了四分之一,每一个工作流程的衔接也全部实现自动化,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也提升了产品品质,返工率下降8个百分点,企业效益增加了20%左右。

      陈建兴说,泉州实施“泉州制造2025”和推进智能制造,对各产业领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影响很大,各主要行业领域装备和制造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部分企业生产水平与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例如,纺织企业使用数控纺织机后,生产时间由原来3至4小时/毛衣(件)缩短为40分钟/毛衣(件),1个工人可同时操作5至10台机器,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需求及劳动力成本。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泉州华宇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的经编机自动断线检测技术项目,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10%、降低次品率5个百分点。百宏公司的纱锭全自动包装作业线项目,每天节约用工50人,年节省用工成本250万元。梅洋公司原本只生产塑料制品并从事模具开发,与华中科大智能研究院合作,开发高速全伺服五轴机械手,并对企业注塑车间进行改造,车间内的38台设备只需要16个工人,产能增加3倍,用工成本减少35%,产品种类增加上百种。

      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招平表示,泉州市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经过“机器换人”改造以后,普遍减少用工20%至30%,效率提高50%以上,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技工荒”将会更加突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泉州市制造业装备普遍自动化程度不高,有些工序主要由手工操作完成,如石材行业中70%的企业基本以PLC低端控制技术为主,水暖行业的磨抛工序中工人大多是在粉尘弥漫的环境下工作。

      实施“机器换人”后,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配备了较为先进的设备和系统,对设备的操作、维护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然而,由于目前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工程师、技术员、技工)缺乏,特别是既懂数控技术又懂相关专业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控技术的实施和推广。

      “目前,在泉州绝大部分行业技术工人中,初中文凭占到80%左右,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操作和维护工作要求。”陈建兴说。

      陈建兴还表示,实施“机器换人”以后,制造业企业中的一线低技能工人,甚至是部分熟练工将被工业机器人替代,而调试、维护和控制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性岗位将会相对增加。短期内机器人将会对劳动力市场形成冲击,一部分工人若无法胜任机器人工程师的岗位要求,最终可能成为智能化革命的被淘汰者。

      在采访中,蔡金钗告诉记者,盼盼食品实现自动化改造以后,许多设备都需要通过电脑操作。为应对技术型工人短缺的困难,公司一方面扩大从职业院校招工,另一方面也从熟练工人中挑选出一批员工,由设备供应商负责培训,从而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这样既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压缩用工成本,还能进一步增加工人收入,实现多赢。

      陈招平表示,随着“机器换人”和智能制造的推进,“招工难”和“技工荒”在短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而要解决制造业企业的用工问题,一方面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入手,加快推进自动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要把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等机制,支持大学和职业院校开设更多与本地产业相契合的专业和课程,注重培养“会开智能机器”的蓝领。

      新用工需求应运而生

      尽管制造业发展起步较早,但泉州市不少装备制造企业都曾采用过国外进口的数控系统,价格一般比国产系统高出30%至40%,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用国产数控系统替代进口数控系统的愿望强烈。

      “泉州制造2025”和推进智能制造的实施,对各产业领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影响很大,使各主要行业领域装备和制造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部分企业生产水平与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据陈建兴介绍,通过深入实施“泉州制造2025”和“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推动了泉州市机械装备产业向数控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在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新兴产业中,出现了嘉泰、微柏、黑金刚等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在智能装备的研发上取得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性价比较高的自动化产品。

      数据显示,仅2015年,泉州市的机械装备企业在本市内推广的“数控一代”示范产品数量就达到600多台(套),销售金额达3亿多元。201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350亿元,增长12.5%。

      “这些装备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支撑产业发展高端人才的需求。”陈招平告诉记者,一方面,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聚集泉州;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级蓝领工人。

      陈建兴表示,泉州市将继续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平台和典型示范企业的平台,进一步开展培训活动,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又能实际操作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和熟练工人,为进一步推进“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提供人才保障。

      记者了解到,目前,泉州市已经在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设立教学机器人示范点,在泉州黎明大学与南安机床企业共建机械装备专业,为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培育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此外,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配合企业设立的一批实训点也正在建设中。 


    (审核编辑: 智汇小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