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品种将扩围,药企聚焦这4条发展主线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2493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集采 药品采购

    据悉,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为降低“虚高药价”,减轻群众负担发挥了积极作用。会议要求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更好的服务群众看病就医。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表示将扩大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优先将原研药与仿制药价差较大的品种,及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基本药物等纳入集中采购,以带量采购促进药价实质性降低。
     
      其实早在2018年,11个试点城市就组成了采购联盟,选择部分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品种进行带量采购,25个中选药品中选价平均降幅52%。今年9月,试点扩大范围到全国,25个药品扩围采购全部成功。
     
      专家表示,通过带量采购,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有利于发挥“团购”效应,同时压缩流通环节的不合理费用,从而大幅降低药品价格。与此同时,由于将“一致性评价”作为仿制药参加集中带量采购的入围标准,有利于提升群众用药水平。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扩大有利于百姓用上更多质高价廉的药品。
     
      药品集中采购对于患者而言,莫过于药品价格的下降,减轻用药负担。而对于药企来说则意味着利润减少,对药品质量的竞争逐渐升级,一些受欢迎的药品品类市场争夺加剧等一系列问题。非常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或其他配套机制来加以防范,使整个药品集中采购模式更加科学、更可持续。业内人士表示,照目前形势看来,2020年行业内将有三个领域被看好,企业或将加大对其的投入。
     
      创新药领域成药企重要跑道
     
      目前,中国的药品领域正处在国际接轨阶段,一方面门槛较低的仿制药正在快速去产能,格局将重塑;而研发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将在格局重塑的背景下,受益更加明显,通过高质量的创新药,解决临床药品急需,获得较强的定价权。尤其是生物制品领域,疫苗行业持续受益于消费升级,血制品领域经历去库存后,批签发保持较快增长,明年将是非常好的赛道之一。
     
      创新器械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年复合增速超20%。考虑到中国医疗器械与药品的消费比例较低,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近年来,政策一直大力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发展,通过多个专项计划提供资金支持,并在创新医疗器械提供快速审批通道,加快创新器械的上市。同时,国家通过遴选优秀国产医疗设备并集中采购的模式,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促进国产器械的进口替代和终端放量,利好平台型及细分器械龙头的增长。
     
      CRO将迎黄金发展期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研发成本攀升等问题,药物研发外包成为全球密切关注的领域。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公司在研发上不断增加的投入直接推动了CRO行业的增长。自2015年起,中国CRO行业进入改革深水区。乘着政策红利的东风,2018年国内CRO市场规模达678亿元,预计2018-2020年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达到1570亿美元。本土企业,或将迎来行业的黄金发展期。
     
      医疗服务需求大
     
      医疗服务领域是也是行业看好的领域之一,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尽管受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已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总人口数依然持续上升,各类医疗机构就诊人数相应增长。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快速增长的老龄化人口,带来了持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无论是医疗服务企业还是创新药服务企业都会受益行业发展,并能够在拥有定价权的背景下快速增长,这一趋势将会延续。
     

    受政策驱动或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更多本土企业将进军海外市场。受“支持中国境内企业生产的在欧盟、美国或日本批准上市的药品在中国上市”的政策影响,一些有一定研发实力的企业会利用该政策首先在海外获得认证批文,再向国家药监局申报一致性评价,借此加快审批进程。此外,过一致性评价的国产仿制药有望实现与原研产品在临床治疗上的相互替代,这大大提高了我国仿制药的国际竞争力。预计将有更多本土企业尝试开拓海外市场来提高产品销量。因此,无论是客观上产品质量的提升,还是主观上借助海外申报加速获批进程,都将促使更多企业进军海外市场。
      可以预见,未来药品集中采购和扩大使用药品品种范围搅动的激烈竞争,必须会从招采现场走向生产一线,从而带来药企的大洗牌。创新能力不足、成本控制不好、管理效率不高的企业,必然会被淘汰出局。而强者更强,会不断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审核编辑: 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