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普及智能制造 如何突破标准瓶颈

来源:中工网

点击:2277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智能制造

    11月13日,工信部在江西九江石化召开智能制造试点企业座谈会。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参观了九江石化的智能工厂建设后表示,由于面临着产能过剩、安全环保压力大等因素,石化企业想要推广普及智能制造,需要尽快解决标准空白等难题。

      智能制造带来好处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作为石化行业唯一一个入选工信部46家试点的企业,九江石化成为工信部推广的智能工厂。

      九江石化作为一家拥有35年生产历史的老炼化工厂,由于历史长、厂子老,所以各个时期和阶段的设备并存,为整个公司的智能化建设带来极大的挑战。

      九江石化总经理覃伟中告诉记者,规模小、位于长江之滨,环保压力大、交通没有优势——九江石化甚至一度面临生存问题。

      2012年2月,九江石化智能工厂试点建设方案通过中国石化总部评审,随后公司召开了可研工作启动会,到2013年7月,九江石化智能工厂建设转入全面实施阶段。截至目前,九江石化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在其神经中枢——生产管控中心,不仅拥有一流的仪器设备,还配备了非常人性化的排气、清洗设备,保证整个中心没有丝毫异味,这也得到现场参观的辛国斌的赞赏。

      智能工厂的建设,也为九江石化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覃伟中提供的数据来看,在沿江同级别的五家公司中,由于智能工厂的持续推进,九江石化的原油边际效益已经从原来的倒数第一悄然升至首位。

      面临巨大挑战

      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传统产业,但从我国的资源禀赋来看,我国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并不明显,“大而不强”。

      从国内的炼化产业来看,产能过剩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2014年,我国炼油能力已经达到7.15亿吨/年,居世界第二位,但每年加工原油仅5亿吨左右,一次加工能力的开工率不足70%,已出现产能过剩问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的炼化企业如何提质增效,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目前来看,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就是一条很好的出路。”辛国斌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约束我国石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安全问题。石化行业主要大宗原料和产品,80%以上属于危险化学品。正是由于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危险特性各异,生产和物流量大,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所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而智能工厂的建设,则能够有效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

      需要各方加大力度

      虽然入选了工信部首批46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但是并不意味着九江石化智能工厂就已经完美无缺。

      覃伟中坦承:智能工厂仅仅才迈出第一步,只是1.0版,即便如此,如若不继续加大推动力度,还有可能倒退。“九江石化建设智能工厂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我们深知,公司距离真正意义的智能工厂还相差甚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石化行业是典型的流程工业,工艺过程复杂,控制点多,特别是大型炼化项目,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辛国斌强调,“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

      在辛国斌看来,推进智能制造的一项重点也是一项难点工作,就是标准化缺失。今年2月,工信部已经成立了以制造、电子信息、通信等多领域专家组成的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组。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工作组开展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在梳理现有智能制造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标准空白。

      “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在多方协同、实践的过程中制定出能够在整个石化行业推广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辛国斌说。“石化行业的所有企业,不管是央企还是民企,都要积极尝试智能化改造,步子迈得大一点,工作做得更细一点。”

      据悉,工信部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支持智能制造项目的政策措施,尤其要在现有的技术改造、工业转型升级专项中,加大对智能制造项目的支持力度。


    (审核编辑: 智汇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