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半导体产业链都还好么?

来源:原创

点击:3470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半导体 疫情

    根据全球知名研究机构IHS Markit此前预测,202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营收将从将会达到4480亿美元,对比2019的市场增长幅度接近6%。当下沉的半导体行业遇上5G和人工智能刚有气势的苗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又给复苏的迹象带来了不确定性。疫情突发阶段下,半导体产业链都还好么?


    上游制造影响较小 产业特性决定
    在产业上游的芯片制造领域,受疫情影响总体较小。

    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厂台积电表示,其厂区并未在疫情期间停滞生产,各地也会陆续全面复工。国内的晶圆厂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华润上华和长江存储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已经发表声明,公司处于正常生产过程中,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

    这种现象与晶圆厂生产模式有关。通常晶圆厂的工作时间是全年运转,多半工作在疫情爆发之前都已经安排好,并且晶圆制造厂工作环境采用无尘洁净室,因此疫情并不会对晶圆厂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晶圆厂的物料供应链一般较为稳定,通常会囤积有三到六个月的库存,就目前疫情发展状况来说,除湖北意外的省份在4月之前全面复工至正常水平有较大可能,因此晶圆厂的影响相对可控。


    下游封装影响来自人员因素
    对于产业下游的封装厂来说,尽管其自动化程度较高、并且多半在线上进行封装测试,但是仍然离不开现场对接,因此受疫情影响则要明显一些。

    全球封测龙头日月光半导体在近日的财报会议上表示,即使采取延长工作时间等方式应对,仍不足以弥补劳动力短缺,日月光位于大陆工厂的开工率仍不理想。

    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出在人员因疫情隔离不能及时复工加工上。第一、不同于晶圆厂的全年24小时生产,封装厂将大量的订单累计到年后包装,而疫情将延误绝大部分返工员工。第二、封装流程需要多个厂房配合完成,单一属性的厂房即便能解一时之急,也不能解决其他厂房的配合问题。因此很多厂房可能面临负担员工成本、订单流失、供应链断裂等情况。但是这种影响是可控的,在紧急调配和批量复工的方案下,封装厂在短期时间虽然效率降低,但是仍是可以应对的。

    短期芯片设计企业相对好过 系统应用公司急需反弹
    对于芯片设计企业来说,影响相对较小。由于完成设计企业的芯片设计,用EDA工具和IP核,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因此疫情期间部分设计企业员工在家办公仍然可以解决问题,只需担心部分设计环节需在实验室进行测试才能完成的步骤将被延后。但对于整体的芯片设计流程来说影响较小。

    此次疫情影响更多的还是系统应用的下游企业。据市场调研机构IDC预计,受疫情影响,一至二月的国内整体手机市场,将面临同比约40%的大幅下滑。所以更多的消费电子厂商期待在疫情结束后的季度,进入快速反弹期。

    好在疫情期间,对于红外测温仪的需求量急剧上涨,从而引发大量测温芯片生产供应,带动半导体部分领域取得一定发展,弥补了下游行业一定的劣势。

    总的来说,半导体产业链不必过于悲观,正如多为专家预测那样,随着5G规模商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物联网、云服务等需求增加,半导体行业将持续取得发展,疫情不会改变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行业长期价值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疫情后半导体产业链可能还会有一个小高峰,中国半导体乃至全球半导行业可能都会获得一个不错的增长。


    (审核编辑: KEEP)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