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空业成就GE增材,中国航天崛起能否再造铂力特?

来源:互联网

点击:2418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航天航空 GE增材 工业

    航天航空领域一直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聚集了一个国家众多的高精尖技术。因此,航天科技水平也是国家工业实力的体现。

    作为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结晶,时下最新升空的飞行器中的许多重要零部件——如C919大型客机发动机中的“燃油喷嘴”、航天卫星上的“支架”——都是由金属3D打印技术制造。这在十几年前,还只能出现在科幻小说中。

    科创板3D打印第一股铂力特(688333)就是研发金属3D打印技术中的佼佼者,自2011年成立起便专注于工业级金属3D打印。目前,铂力特已经自主研发了十余个型号的3D打印设备,其3D打印零件产品也已经应用于民用飞机、先进战机、无人机、新型导弹、空间站和卫星等高精尖领域。

    近几年,铂力特发展迅速,2016年至2019年,该公司营收从1.6亿元增长至3.2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6%。

    但是,如今70%的3D打印企业都面临亏损。这种局面之下,铂力特将如何保持盈利?同时,在国内蓬勃发展的航空航天产业强势驱动下,其能否成长为本土金属3D打印巨头?

    “买”出来的3D打印巨头

    所谓金属3D打印,又称金属增材制造,是3D打印技术的分支,由于可以快速制造复杂精密构件,还可以降低材料成本、减轻材料重量,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能源动力、医疗健康等众多前沿科技领域。

    纵观全球金属增材制造市场,目前行业头部公司主要包括:德国EOS、美国3D systems(DDD.NYSE)、德国SLM solution(ETR: AM3D)以及美国GE增材(GE.NYSE)。如果分析已上市的3D systems和SLM solution的财报,就会发现它们2018年都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亏损4600万美元、1338万欧元。

    反观铂力特,虽然营收规模与3D systems和SLM Solution仍有一些差距, 但其净利润在2016年至2019年间一直保持增长,从3132万元增至7361万元。

    利润能保持增长也得益于铂力特与航空航天领域的紧密结合,目前,铂力特过半的营收都来自于航空航天领域,2018年该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营收1.8亿元,占总营收的62%。

    值得注意的是,营收的一大部分也来自于3D打印定制化产品,2018年铂力特3D打印定制化产品贡献了该公司42%的营收。 

    铂力特各行业营收占比

    这也让铂力特和美国GE增材有了一些相似之处。有趣的是,铂力特与GE增材制造公司曾于2017年和2018年先后获得“全球3D打印OEM奖(企业)”。

    美国GE增材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金属3D打印装备及服务供应商,与铂力特不同,GE增材单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其与通用电气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它也正是通用电气这个市值超过600亿美金的庞然大物在3D打印领域的部署企业。

    这个创立于1892年的世界最大技术和服务业务跨国公司,经过百年的发展,其业务已经涵盖了航空发动机、电气设备、航空服务、工业系统等多个领域。

    而GE增材的发展一直依托于GE航空这个强有力的“靠山”,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也是GE增材实现快速发展的“诱因”。

    燃油喷嘴是发动机燃烧室中的关键零部件,它决定了燃油的稳定燃烧以及燃烧效率。

    2010年,GE航空成立增材制造部门,在2012年GE成功用增材制造的方式制造了第一个燃油喷嘴,而为了保证服务稳定性,财大气粗的GE开启了在3D打印领域的疯狂收购。

    2012年GE先是收购Morris Technologies,使其初步具备了一定的3D打印技术服务能力;2013年,收购意大利航天公司AVIO,掌握了“电子束选区熔融技术”技术,并用于制造钛铝合金低压涡轮机叶片;

    2016年,GE先后斥资6.85亿美元以及5.99亿美元收购了两家世界领先的金属3D打印公司,瑞典Arcam与德国Concept Laser。随后,在整合了行业众多优质资源后,GE Additive公司(GE增材)成立。

    至此,GE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3D打印厂商,也完成了从增材制造应用向增材制造装备及服务供应商的转变。如今,GE增材已经打印了超过3万个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并实际应用于其最先进的“LEAP发动机”中,空客A320 NEO、波音737 MAX和中国国产C919大型客机都采用了Leap引擎。

    GE的成功可以复制

    虽然,大规模的收购让GE快速切入金属3D打印领域,并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头企业,但这一切的背后,GE航空功不可没。

    GE航空是世界领先的民用、军用、公务和通用飞机喷气及涡桨发动机、部件和集成系统制造商,全球每2秒钟就有一架应用GE发动机技术的飞机起飞,而它的发展也可以看作是美国航空产业发展的缩影。

    100年前,从GE研发的涡轮增压器首次解决飞机发动机在高海拔地区性能减弱的问题开始,GE正式进入航空领域。随后,GE航空相继创造了很多“第一”,其研发了美国第一台喷气式发动机、世界第一台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旗下CFM56系列发动机更是成为航空史上首个实现10亿飞行小时的发动机系列。

    可以说,GE推动了美国航空产业的发展,而美国航空产业也成就了GE航空。百年的资源积累,让GE增材能够与自身产业快速融合,与其他金属3D打印公司为了业务四处奔波不同,仅仅是来自GE航空的需求就足够竞争对手“眼红”,不仅如此,GE医疗、GE工业也将继续推动其3D打印业务发展。

    与GE增材不同,市值仅37亿元的铂力特背后并没有其他强大的业务线支撑,资金实力也不足以整合收购业内巨头。但相同的是,它们都背靠各自国家的航空航天产业,而铂力特的客户也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在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拥有垄断地位的超级巨头。

    除此之外,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地的全力追赶,也给了铂力特一个成长为世界巨头的机会,GE航空正是抓住了同样的机遇才奠定了当前的市场地位。

    先看民用、军用飞机领域,根据《World Air Force 2018》报告统计数据,中美两国的航空装备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数量上看,中国军用飞机数量仅为3036架,而美国军队飞机数量高达13407架。我国军机更新换代,飞机种类、数量提升空间巨大。而民用飞机市场同样拥有巨大潜力。据中国商飞预测,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市场价值约1.4万亿美元。

    再看航天领域,在过去的2019年里,中国的航天发射总次数达到34次,连续两年成为全球年度航天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2020年也被称之为“航天超级年”,这一数字将有望突破40次。不仅如此,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系统、探月工程、载人空间站等重大航天计划的稳步推进,也让中国航天产业的前景一片光明。

    眼下,铂力特金属3D打印设备的技术参数已经基本追上世界巨头德国EOS公司同类产品水平,其所生产的S500、S600等大型SLM设备解决了我国大型航空航天精密复杂构件的生产制造瓶颈问题;S310型号设备也通过了空中客车公司认证,成为空客A330机型增材制造项目主要设备。

    同时,铂力特增材制造的零件已经批量应用于7个飞机型号、4个无人机型号、7个航空发动机型号、2个火箭型号、3个卫星型号、 5个导弹型号、2个燃机型号、以及1个空间站型号。

    接下来,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不断发展,铂力特受益可期。除此之外,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其他工业领域也将为铂力特带来巨大的“舞台”。金属加工所及之处,3D打印都有机会。

    美国航空航天的发展,成就GE航空和GE增材;而与美国的差距,让国内航空航天领域金属3D打印市场的需求缺口远远超过美国,这也将催生出中国金属3D打印世界巨头。


    (审核编辑: 智汇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