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发展到哪一步了?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4112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AI 医疗

    毛军发:“随着算法、算力和数据的进一步发展,势必加速万物智能时代到来,为人工智能赋能各种场景打通重要通道,实现万物互联。”


    “众多落地的AI技术正在创造万物智能的新时代,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智能化将对人类社会形成升维重构。”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表示。


    人工智能“嵌入”各行各业 加速万物智能时代到来


    当前,AI医疗、智慧家庭、自动驾驶、智能交易等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断颠覆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毛军发表示,人工智能作为“加速器”已涉及医疗、金融、交通、新闻等各行各业,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行业面临的问题,发挥大量数据的价值,赋能传统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发展的本质是通过算法、算力和数据去解决完全信息和结构化环境下的确定性问题。”毛军发认为,随着算法、算力和数据的进一步发展,势必加速万物智能时代到来,为人工智能赋能各种场景打通重要通道,实现万物互联。



    在毛军发看来,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具有三方面的特点:


    首先,普通人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身边的智能设备会逐渐小型化、轻便化、透明化,甚至会被云设备取代。只要个人身份验证成功,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终端连接到信息中心。


    其次,工业生产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自动化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大幅的跃升,大部分工业生产环境的自动化程度都会大幅提高,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人员将会大量减少。


    此外,国家的社会治理系统也会改变。各种信息能够为国家分析预测国民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对未来政策的制定和方向的规划有重要作用;由于个人的信息可以随时上传,因此很多事情业务手续的办理会极大的简化。


    为人工智能注入更多安全基因


    万物互联,信息安全势在必行。大数据杀熟、技术黑箱、算法偏见等专业名词,正在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引来人们的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技术安全问题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人工智能研究发展的重要议题。


    毛军发认为,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安全性方面,除了加强基础研究外,更要推动人工智能与法学学科等领域的文理交叉,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治理框架研究和机制设计,形成政策、伦理以及法律法规的多元规则体系,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保障人工智能的快速、健康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在这方面也有布局。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加强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及其可实现技术路径的建设,在社会治理模式和法学研究范式的革新方面进行探索。”毛军发告诉记者。


    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上发布的《2020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研究报告》提到,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性程度逐渐提高,在过去四年中,AI人才的需求量以每年74%的速度增长,但AI人才市场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人工智能岗位越来越细分,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样,算法型人才需求度高,人才学历要求高,硕士及以上的超过50%。随着AI岗位和与之相配的商业化岗位需求不断增多,短期内人才供给处于紧缺局面。


    在毛军发看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顶层规划不够、人工智能战略发展目标不清晰;二、学科联动不足、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不灵活;三、缺乏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不成熟。


    “迫切需要探索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和交叉应用高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毛军发说,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形成了由1名图灵奖获得者、2名中科院院士和30余名各类国家级专家等组成的一流团队。学院还专门设立吴文俊人工智能荣誉博士班,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学术大师与产业领袖。


    毛军发对AI人才培养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培养要重视打造人工智能核心知识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与数学、物理学、计算机、控制、神经和认知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人工智能基础课程;第二,广泛吸引全球范围内一流的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和产业人才,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打破校企人才培养“边界”;第三,加强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双翼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世界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审核编辑: 智汇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