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随着首趟列车接收指令准点发车,国内首条一次性开通里程最长、全自动驾驶等级最高的轨道交通线路——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开通运营。
中铁十一局、中铁建大桥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四局、中国铁建电气化局等单位代表中国铁建参建,其中铺轨、接触网、通信、信号、供电等站后工程全部由中国铁建所属单位承建。施工中,各单位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首次广泛采用预制装配式轨道结构,并运用新型自变形轮式施工门吊、自变形轮式混凝土罐车、轮式运板车、电正火车、轨行区智能管理系统等大量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共创造36项创新成果,作业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近60%。
全长42.3公里的15号线起自宝山区顾村公园站,止于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线穿越河流23条、既有轨道交通线路9条、高架桥梁5座,并多次经过重要管线、居民小区和高铁咽喉区,具有地质环境复杂、重大风险点多、管控难度大等显著特点,中国铁建采取优化设计、加强监测、对重要构筑物建立施工档案、精确控制降水等措施,有效减少对周边构筑物的影响,实现了绿色施工。
作为首条“智慧线路”,15号线从初步设计阶段就采用BIM技术建立了车站、区间、车辆基地等工程模型,中国铁建在过程中不断积累设备供应商产品族库,整理各类施工过程文件,最终形成了以竣工BIM模型为中心的工程数字资产库,为基于BIM技术的运维管理奠定数据基础。开通运营后,全线将使用搭载智能运维系统的列车,车辆运营状态将实时传输至运维平台,实现全自动驾驶,打造城轨列车智能运维新模式。
15号线是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向线路,被称为轨道交通路网西部走廊,线路穿过5个行政区,连通9座高校、4座公园、3个国家级科创园区和2个铁路枢纽站,并串联起真如副中心、长风商务区、上海南站地区和紫竹高新区等重要区域,线路开通运营对带动区域发展、完善线路布局等具有重要作用。
(审核编辑: 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