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加码亦庄智造 金融跨境业务持续升温 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稳中快进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3394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亦庄智造

    5月13日,北京亦庄创新发布会上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稳中快进,形成以大型跨国企业为主导、重大外资项目为牵引、中小配套企业聚集的外资产业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2020年北京经开区完成实际利用外资6.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在吸引外资方面,截至2020年,共有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11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在经开区落户,其中,77家外资(含港澳台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100余个项目。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正加速迈进。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秉承“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基础上,外资企业在推进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引领支撑作用。2020年产值排名前100的企业中有48家为外资企业,总计贡献产值超过3100亿元,占全部产值的75%。


    2020年,经开区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5个,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金融等多个产业板块,今年一季度,北京经开区新增外资企业18家,同比上升50%;完成实际利用外资22471.67万美元。


    为吸引外资项目落地,北京经开区通过创新招商手段、建立政策体系、完善服务措施等方面加快对外资企业的扶持力度。如注重挖掘区内企业的新项目新产品导入、支持企业升级扩建,2020年与施耐德电气签约,未来施耐德电气将其中压环网柜全球研发和制造中心落地经开区,搭建施耐德电气5G、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创新实验室,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发展。同时,增强国际招商能力,吸引区外增量企业。通过加速布局海外工作站,构建海外招商网络。目前,北京经开区已建立驻美国、法国、德国海外工作站,同英国、法国、意大利、芬兰、古巴等27家驻华使馆、50多家商会建立了联络及信息沟通机制,主办和参与了线上线下多形式的国际对话活动,并通过产业交流活动和学术论坛,进一步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扩大国际影响力。不仅如此,经开区还着力打造高精尖产业国际交流平台,先后成功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5G大会等一批国际产业交流盛会。2020年,经开区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5个,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金融等多个产业板块。


    为了促进外资企业健康发展,北京经开区还形成了一整套保障措施。研究制定了符合国际化发展规律、具有经开区特色的引导政策,从产业落地、科技创新等方面提供满足国际化发展趋势,覆盖外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立体化政策支持。同时还在人才支持方面,每年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人才发展。在金融支持方面,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方式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助力区内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在空间保障方面,出台专项政策开展城市更新,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释放空间资源;试点以租赁方式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应土地,对于重点支持的高精尖企业探索采用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优化国际人才服务,设立全市首家外国人服务大厅,进一步提供外籍人员出入境、居住、住宿、工作签证等便利服务。


    随着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持续推进,驻区金融机构跨境业务也在逐渐升温。继设立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自贸试验区支行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自贸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支行后,中国工商银行北京自贸试验区支行打通跨境融资通道,落地工行北京首笔非贸易项下二类风险参贷业务,融资成本较境内成本降低1%,还办理了全市首批、经开区首单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业务,实现了跨境人民币结算“秒到账”。中国建设银行北京经开区支行成为首批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北京分中心合作制卡代理点,用户通过“共享盾”,可以实现企业办理电子口岸业务和建行金融业务的跨平台“一 KEY 双证”应用,还办理了建行北京地区首笔“跨境快贷”外币贷款支用业务,企业通过电子渠道申请,系统自动审批,支用放款以“秒”计算。中国银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推出在华外籍人才薪酬购汇汇出便利化业务,客户仅首次申请时提供全套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在材料有效期内再次办理该业务仅提供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高效便捷。同时中国银行开发区支行还入驻了北京经开区国际人才服务大厅,设置“两区”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一体化、全方位金融服务。


    外资企业在北京经开区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不断首发创新产品,并持续加码投资。扎根经开区20余年的施耐德电气首发全球首创的应用无六氟化硫技术(SF6-free)的新一代绿色智能中压开关设备,以干燥空气代替传统强效温室气体六氟化硫,被誉为绿色环保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技术,助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瓦里安医疗2020年将搭载肿瘤治疗“超弧刀”技术的高端直线加速器TrueBeam产线搬到北京经开区,并追加投资,产能有望从2017年的60台提高到2021年底 400台,增长6倍多。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经开区将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立足高精尖产业创新基础,加快完善高水平宜业宜居环境,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增强外资企业和项目在经开区的聚集程度,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持续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共同打造未来合作新优势。




    (审核编辑: 小王子)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