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智慧社会的重要基石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2569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SIM 数字化 盈嘉互联

    引言:

    早于2017年国务院便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加快构件城市智能化基础设施,发展智能建筑,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明确“智慧社区”和“智能家居”等重点方向。最近于2021年3月5日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坚持新发展理念,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列为“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之一。

    数字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建筑行业中的重心。面对数字化浪潮的来袭,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面临数字转型的问题。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投身于数字化建设之中,现在大多企业所发展的数字化却大多停留在信息化阶段,并未发挥数字化的优势。特别是建筑领域,在MGI行业中国数字化指数中,也可以明确的看到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位于整个行业中的末端。何为数字化、要如何发展仍然是社会所聚焦的热点问题。



    哲学有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数字化建筑也一样,为什么在当下聊数字化过去哪里来、现在是什么、未来哪里去,其目的就是精准把握数字化真正含义。


    一、“数字化”的本质

    数字化本质是一种技术工具,不同于过往工具的地方是:即便它的能力需要我们来进行赋予,但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判断、思考和运算的能力;所以它不仅仅是工具,是人类大脑的延伸、辅助我们思考的存在,它能计算人类大脑无法进行的大量运算。数字化是当前时代下人类发明的进阶工具,我们对其的审视及使用应该重新判断。

    数字化于建筑领域更多关注的是建筑的内在表现,或者说性能(Performace),而并非大家所认为的形式形态。这个性能包括建筑的结构,节能,环境,经济等方面。换句话说,数字化是处理其内在表现的问题,而不是怎样让建筑变得更好看的问题。为了处理这些内在问题,需要将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信息转化为抽象的、计算机可以认知、识别、处理的虚拟信息,这个转化的过程便是数字化的过程。以BIM为例,BIM本身便是数字化于建筑领域的一种体现,BIM中除了单纯的几何信息数据外,构件是有语义支撑的。如同一面墙,用户可以简单的通过几何形状与位置关系判别,而BIM中明确规范的墙体的类型、编号、名称和标注,计算机可以通过墙体承载的语义信息来获取感知信息“这是一面墙”,从而可以基于“墙”这一基本信息做进一步的承重受力分析、穿模交叉等问题的判断去辅助人的运算。

    数字化建筑,是虚实映射的“数字孪生”,是驱动建筑产业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升级的行业战略,是为产业链上下游各方赋能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也是实现建筑产业多方共赢、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数字化建筑赋予了建筑语义信息,将原本的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对象,从而为自动化的决策分析、识别分类提供了可能,数字化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为计算机与现实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是未来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数字化的过去——信息化

    数字化由信息化演变而来。传统的信息化是将现有的事物转化成计算机数据存储,以现实应用举例:对于建筑来讲的信息化主包含建筑的二维图纸和建筑的几何信息数据,人可以基于这些信息做进一步的开发,但于计算机而言却并没有实际的含义,即计算机无法理解建筑本身,只做到了存储功能。

    信息化方便了人的生活,一个实体可以转化成数据信息存储在移动设备当中,需要用到的时候再打开查看翻阅,如同一本词典,承载了信息以供不时之需。但同时也存在问题: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单纯的数据承载只能方便信息的传递交流过程,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如同字典不能帮助人写句子一般。为了让计算机可以辅助人的决策过程,首要的目标便是让计算机理解信息,数字化孕育而生。


    三、数字化的未来——智能化

    数字化未来的最终目标是智能化,即计算机不仅可以理解、认知数据,还可以自主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决策,从而达到真正的像人一样思考。

    以“碳中和”为例,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中明确指出“中国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但纵观能耗分析,建筑能耗占比社会总能耗45%左右,而建筑能耗占比居高不下的核心问题在于能耗分析困难:全国范围内能耗分布不均,信息不全不及时、人工成本过高等因素导致能耗标准的制定困难重重。若能实现建筑数字化,让其自动贡献数据年度消耗电、蒸汽、天然气、煤等,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正态分布的能耗分布,便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能耗标准的制定。若能引入AI的决策能力,甚至可以实现基于现有数字化信息的自动标准生成,这是未来“建筑大脑”的发展方向,也是国家最为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未来社会一定是由机器所构成的智慧的社会,而建筑便是智慧城市最广泛的末端。为了实现机器智能,必须实现当下的数字化建筑转型。人为什么能够做出主动型决策,是因为看到东西可以理解其中的信息才有可能做出决策,未来实现机器智能也是类似,首先要让机器能够理解数据,这也就是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让我们的建筑数据转化为机器可以理解的信息,才能赋予机器自动化分析决策的可能。只有做到了真正的数字化建筑转型,才能走在智慧社会的前沿。


    四、总结与展望

    站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伟大台阶之上,迈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阶梯日趋明朗。从机械化到电气化再到信息化,最终数字化成为开启人类下一个文明高潮的序曲,无论哪个行业、哪个组织,都必然感受到了这股浪潮的推动,即使在面临新冠这样的全人类危机时,全球数字化的进程也未曾减缓,我们国家已经做出许多重大部署来发展信息化,量变转化为质变,如今国家已经在发展数字化这条道路上振翅高飞。数字化作为信息化的延续,是未来自然智能的重要基石,数字化的最终目标便是“围绕未来,为未来服务”。

    数字化的转型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必然的,整个社会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道路上不断演变。只有能够快速抓住机遇,迅速做好数字化转型,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抢占发展的制高点。


    (审核编辑: Do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