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积极设厂抢食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来源:TRI拓墣产业研究所

点击:1227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智能制造

    TRI观点:

      1、中国对于工业机器人需求正夯,日、欧厂积极设厂抢食工业机器人市场

      根据IFR最新报告指出,在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5年销售量约6.9万台,至2016年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可望成长至9万台,年增率将达约30.4%。

      其中在《中国制造2025》政策催化下,中国本土品牌工业机器人销售量从2015年2.23万台将增长至2016年约3.1万台,相对地也分食部分日、欧系品牌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市场大饼。

      除了日厂Epson、安川电机(Yaskawa Electric)与发那科(Fanuc)均已在中国设厂生产及销售工业机器人产品外,还有瑞士ABB与德国Kuka也在中国设厂卡位。

      其中,这些机器人大厂在中国市场生产、销售的工业机器人产品,主要是以汽车工业应用为主,其他应用则为金属加工、电子产品组装与食品、药妆品等分类包装等用途。

      在这10年来,中国已成为3C电子产品的世界工厂,加上近年来中国官方积极调高劳工的薪资水准,使得这些代工厂面临人事成本高涨、挤压其获利空间。

      于是促使这些制造业资方开始进行以机器换人的动作,以期降低日益增高的人事成本。

      为此,全球机器人大厂除了推广小型工业机器人产品之外,也积极推广内建感测器的协作型机器人产品。

      2、川崎重工(Kawasaki)计划在中国设厂生产协作型机器人抢食市场

      根据相关厂商指出,协作型机器人本身是内建感测器以避免撞击作业员、又可与作业员安全地作业的机器人。

      其目的主要是用来引导或辅助作业员进行特定作业的工作,不仅能降低作业员的工作负荷,也能侦测作业员的错误操作并及时纠正。

      由于协作型机器人具备减少制程、小型化、精细化的特点,是较能够满足3C消费电子产业、食品产业、化妆品产业与其他产业等对机器人的需求,于是协作型机器人便成为中国市场的新宠儿。

      由于协作型机器人已被中国代工组装产业当作解决人力成本高涨和人力不足的解决方案,预期将可望带动未来3年后的协作型机器人市场需求倍增。

      除了全球各家机器人厂商纷纷地在中国市场上插旗及推销协作型机器人之外,曾于2015年发表协作型机器人产品duAro的日本Kawasaki也抓紧机会在中国设厂生产及销售其协作型机器人产品。

      Kawasaki指出在一条需要10个人的生产线上,可以用5台协作型机器人取代5个人力,便能完成电子产品的组装和化妆品装箱等工作。

      Kawasaki出资51%的中国合资公司将负责在重庆建设新工厂,将全数供应中国市场需求,不再从日本进口。

      而新工厂计划2016年底前投产,首年度的产能为1,000台,未来将提高年产量为5,000台,其中轴承、减速器和马达等主要零组件将从日本进口,还有一部分则在中国向当地厂商采购。

    (审核编辑: 智汇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