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下的绿色产业,产业转型的重要增长极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11948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双碳 产业转型 绿色产业

    2020年9月22日,中国首次向世界提出“双碳”目标,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于中国这样超级体量的大国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当代,中国须得肩负起大国担当,率先做出节能减排示范。国内各行各业也在科学有序地开展着转型升级、节能提效工作,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产业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产业支撑,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的重要路径。它既是一种新兴产业,也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根本方向。

      度过了那个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GDP的时代,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能够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路线,而绿色产业就是我们要坚定的方向。

      

      认识绿色产业

      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能源危机、生态失控的演变,绿色运动应运而生,全球涌现出巨大的绿色市场,自此便步入了绿色经济时代。各国基于生态保护或持续发展的需要,纷纷进行了产业结构的“绿色”调整,大力扶植绿色产业。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将绿色产业定义为防止和减少污染的产品、设备、服务和技术,以及减少资源投入、提高效率和产品的设备、产品、服务与技术。国际绿色产业联合会(国际绿联)也在2007年发表声明赋予了其定义:“如果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基于环保考虑,借助科技,以绿色生产机制力求在资源使用上节约以及减少污染的产业,我们可以称其为绿色产业。”

      绿色产业的概念极其宽泛,更有广义狭义之分,各国对其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为了将有限的政策和资金引导到对推动绿色发展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产业上,有效服务于“双碳”目标,国家发改委立足中国国情,会同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等七部委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版)》,进一步厘清绿色产业边界,将其划分为: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六大类。

      每个大类下面再进行细分,分别是

      

    1. 节能环保:高效节能装备制造、先进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船舶制造、节能改造、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七类。

    2. 清洁生产:产业园区绿色升级、无毒无害原料替代使用与危险废物治理、废气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节水和废水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废渣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五类。

    3. 清洁能源: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和运营、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能源系统高效运行四类。

    4. 生态环境产业:生态农业、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三类。

    5.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环境基础设施、城镇能源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园林绿化六类。

    6. 绿色服务:咨询服务、项目运营管理、项目评估审计核查、监测检测、技术产品认证和推广五类。


      其中节能环保是绿色产业的主力军,也是国内起步较早的绿色产业之一,极具发展潜力。中国环保产业在20世纪末便已初具规模,但目前总体还处在爬坡阶段,国家高度重视绿色环保的发展,在政策层面上多次给予正向指引与敦促,激励行业绿色转型,共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优化能源配置,助力绿色“双碳”

      化石能源是指以石油、天然气、煤为代表的的含碳能源,是工业革命以来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化石能源是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并且伴随着人类不断的开采,资源正走向枯竭。如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真正向低碳社会转型?首先必须在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

      

      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围绕落实“双碳”目标,强调“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而实现“双碳”目标无非就是碳源和碳汇两大方向,意即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其中减排从人为可操作角度来说包括:一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增加植树造林和种草等生态固态量,四提升碳封存和碳捕捉技术,五探索研究二氧化碳本身的资源化利用等。在针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配置上,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聚焦重点用能行业、重点用能领域和重点用能设备,分业施策,分类推进,系统提升工业能效水平,并具体提出7个方面任务:一是大力提升重点行业领域能效;二是持续提升用能设备系统能效;三是统筹提升企业园区综合能效;四是有序推进工业用能低碳转型;五是积极推动数字能效提档升级;六是持续夯实节能提效产业基础;七是加快完善节能提效体制机制。

      让能尽其用、效率至上成为市场主体和公众的共同理念和普遍要求,让节能提效进一步成为绿色低碳的“第一能源”和降耗减碳的首要举措,尤其是在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建材等高用能行业上,更应严格遵循《行动计划》任务举措,向高效化、低碳化、绿色化方向转型提升。

      

      绿色科创,与时代齐飞

      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规划了绿色产业发展的四大重点领域,分别是“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国土空间绿化”、“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未来,这些领域将会成为极具前景的全新赛道。

      绿色低碳已成普遍共识,为响应中央的顶层战略布局,各部门也积极出台了一系列绿色产业的扶持政策,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共筑梦想 创赢未来”绿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简称“绿创赛”),是由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中央企业、行业联盟等共同举办,吸引了众多小微企业、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社会组织等参与的绿色产业领域顶级创新赛事之一,旨在为政府绿色发展战略引入创新资源,为绿色产业全面发展注入第一动力,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优秀人才提供展现能力和创造力的绝佳舞台,为金融机构寻求优质投资标的,扶持绿色科创企业融资落地。

      据悉,本届绿创赛分为深圳、青岛、昆明、国际四大赛区,晋级赛区比赛的项目将有机会在《水环境治理》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晋级决赛的项目将有机会入选《中国水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优秀获奖项目以及成功进入决赛的参赛项目将汇编成册,向相关领域和用户单位推送,以开展进一步合作孵化。还可申请绿色产业配套政策,投融资对接,孵化落地,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宣传推广等等支持。欢迎绿色领域项目踊跃参与,共建绿色生态文明!


    (审核编辑: Model)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