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8月,盐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位列江苏省第一……9月14日上午,盐城市举行“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系列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局专场)。盐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郑荣东介绍了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总体情况,中小企业处处长、四级调研员周广亚,产业转型升级处处长王雪东,装备工业处处长何华,电子信息与软件产业处处长吴奇静等共同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龙头企业势头强劲,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过去的五年,盐城工业开票销售跨越四个千亿元台阶,其中2021年连续跨越7000亿元、8000亿元台阶,达8081.3亿元。今年1至8月份,盐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位列江苏省第一;实现工业开票销售6265.7亿元,增长25.2%,总量列全省第六、增速列全省第一;在去年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元基础上,今年有望突破9000亿元。”郑荣东介绍道。
企业培育形势向好,1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实现突破。2021年,立铠精密开票销售首次超100亿元,金风科技、天合国能、润阳悦达3家企业首次超50亿元。今年,立铠精密全年开票预计将超200亿元,天合光能、润阳光伏、SK新能源等5家企业全年有望超100亿元,滨海港综合能源、立铠电子、SK二期、金光纤维素、弗迪刀片电池、蜂巢动力电池在建1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项。
主导产业韧性加强,链式集聚效应日益彰显。该市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汽车、钢铁、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四大主导产业,成立工作专班,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1至8月份,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开票销售3023.2亿元,增长32.5%;电子信息产业成功招引立铠精密、东山精密、维信电子、领胜科技等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开票销售550.9亿元,增长52.8%;23条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开票销售3304.2亿元,增长32.1%,占规上工业的64.4%;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产业链开票销售实现倍增。
新能源产业推动光伏和风电研发、制造、运维、检测和场景应用一体化布局,落户了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中车电机、天合光能、阿特斯、润阳、协鑫等一批领军企业,成为长三角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不锈钢产业链规模全国第三,德龙镍业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1位,联鑫钢铁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463位。产业链培育成效显著,致力打造晶硅光伏、风电装备、不锈钢、动力电池、大气治理等5条地标性产业链,着力发展精密结构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8条优势产业链,培育突破光电显示、工业互联网等10条潜力产业链。
立足为企服务初心,多措并举激发企业活力。为进一步营造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的氛围,盐城市委、市政府向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发放“盐商服务卡”,在体检就诊、通行便利等8个方面提供便利,提升企业家的荣誉感、归属感。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以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截至目前,累计培育江苏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73家。73家江苏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本土企业达57家。出台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20条政策等文件,去年发放奖补资金1.5亿元。
今年,盐城市委、市政府加大对产业链培育、智改数转、绿色发展和专精特新支持力度,将资金规模提高至2亿元。建设“盐企通”惠企综合服务平台,形成集政策发布、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于一体的高能级惠企平台,同时开展“送政策送服务进企业”等系列助企益企活动。根据盐城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今年8月份以来,在全市组织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按照一个规模企业、一名挂钩领导、一个服务平台、一套服务举措的要求,目前已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945个,推动企业稳定增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强化数字盐城建设,数字化赋能产城融合。该市强化数字盐城建设,持续推进“城市驾驶舱”建设,主舱定位城市运营指挥中枢,按照“3+3+1+1”架构,完成3大数字底座、3个服务载体、1个数字资产运营平台、1套标准规范建设,完成视频感知、重大项目等9个主题场景开发。进一步提升“我的盐城”APP便民功能,累计上线服务539项,实名用户超460万。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施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全面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今年覆盖面力争达到40%。
下一步,盐城市工信系统将在盐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动工业强市,为盐城城市能级迅速提升贡献力量!
(审核编辑: 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