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山西民谣这样唱道:“山西人爱吃醋,家家有个醋葫芦”,可见吃醋俨然成为一种在山西地区普遍的饮食习惯。“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也是对山西醋文化的一种描述,在数千年的醋史演变中,山西对我国的酿醋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随着山西食醋产业快速发展,现行相关标准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牵头,3年时间内,多次入企调研、征求意见、座谈讨论以及评审,在充分收集行业和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了《山西食醋分类》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已于11月18日起正式开始实施。《标准》由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省醋产业协会、山西老陈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清徐醋产业协会于2019年8月共同提出编制申请,紫林醋业、水塔醋业、老陈醋集团、宁化府益源庆醋业、灯山井酿造公司、源源醋业、山河醋业、清泉醋业、兰花酿造公司、刘老醯儿醋业等十家醋企联合起草。
《标准》主要在山西食醋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上作出规定,突出山西食醋的产品及地域特点,兼顾食醋企业现有全部产品类型和山西地方特色食醋品类,按照原料特征和生产工艺等,对山西食醋进行了分类,分别为山西老陈醋、山西陈醋、老陈醋、陈醋、熏醋、地方特色醋、其他食醋等七大类食醋。
说到山西食醋产业,清徐县较具有代表性。2021年的全国轻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上,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被正式授予“中国醋都·清徐”牌匾。在刚刚结束的第106届全国糖酒会上,清徐紫林、水塔、美锦三大醋业集团共有5大系列186个产品亮相。据了解,目前,清徐县食醋相关企业81家,食醋年产规模达70万吨,食醋产业链年产值达65亿元。今年年底,清徐县投资1.5亿元的国家级食醋产品检验研究中心将投入使用,为醋产品认证、等级评定、升级换代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清徐县还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设立醋产业发展基金,组建食醋产业发展联盟,建立食醋FA认证体系,推动食醋标准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如今,清徐县食醋企业,从发酵到灌装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科技化。
紫林醋业联合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学、山西省生物研究院共建的山西食醋行业重点实验室——食醋发酵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室,斥资2000多万元配备了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将加速传统发酵行业科研成果在山西落地转化示范,带动和引领食醋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进步。
位于清徐县孟封镇,正在建设中的清徐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7.7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用地5000亩,培育打造集设施农业、食品加工、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现代化食品全产业链集群。目前,已入驻姚锦坊50万吨醋、华夏醋博园、美和居醋文化体验园等20家食醋企业。近年来,清徐县通过实施中小食醋企业成长工程,新增规模以上醋企10家。同时,组建醋产业发展联盟,支持紫林、水塔上市发展,加快推动年产50万吨美锦醋业一期(10万吨)的项目投产,实现年产10万吨的水塔醋酸发酵技改项目年内投产,年产10万吨紫林醋业二期项目和美锦醋业二期项目11月开工建设,力争明年食醋全系列产品年产量突破100万吨。
此次,《山西食醋分类》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相关食醋工艺规程的制定提供依据,加快山西食醋标准化体系建立,促进行业科学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食醋这张山西名片,将在政策支持、标准引导、企业创新等多方努力下更加闪亮。
(审核编辑: 诺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