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一根火腿肠的智能化之路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3694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双汇 智能化

    记者:生产一根火腿肠需要8个小时近20道工序,在这条生产线上,每天有450万支火腿肠下线,销往全国各地。这么大规模的生产,还要保障产品质量,这离不开我身旁这台科技感十足的质检设备。

    双汇发展股份肉制品分厂自动挑拣机机手 陈凌云:以前人工装,每分钟只装几十根,现在每分钟装500支。

    打到筐里边的是我们踢出来的次品,你看着一种有什么(问题)?

    记者:这个看起来挺好的。

    陈凌云:结扎的时候,肠衣上有孔洞的地方,肉眼看不见。通过我们的(自动)挑拣机,无论有再小的眼,都逃不过机器的火眼金睛。

    自动挑拣机只是企业智能化生产线改造的冰山一角。放眼整个车间,原料输送、半成品摆篦、入出杀菌锅等全流程都由机器人操作。

    而在三年前,这里还是沿用着20年前的设备,工人工作强度大,产品结构单一。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企业决定借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而这在全世界肉类生产线中都没有先例可借鉴。

    双汇发展股份肉制品分厂设备安全副总经理 杨保亮:技改项目,空间的利用上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当时我们也进行了多次研判。如果一部分改造,中间有一个点出现故障,要导致整条生产线全面停产,最终我们选择了全部改造。

    本着能够早一天投产,早一天收益的原则,企业投资2.4亿元,引进了奥地利、西班牙等国家的一流生产设备,而为了把不同国家、不同标准的设备串联起来,企业还研发了独有的定向控制软件系统。

    双汇发展股份肉制品分厂软件工程师 连豪瑞:实现了订单自动下达,设备自动调度,数据自动采集等一整套完整的信息化,只需要点击一键下单,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出物料的重量,把这个任务命令下发到每台设备,这个设备就会自动运行、自动配料。

    历时三年,边生产边改进,软硬件同步提升,如今这条传统的肉制品加工生产线,已达到了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生产的最佳状态。

    双汇发展股份肉制品分厂结扎工序班长 王晓静:从体力活转变成了脑力活,从管理生产转变成了管理设备,从管理硬件转变成了管理软件。

    双汇发展股份肉制品分厂设备安全副总经理 杨保亮:实现了人员减半,生产劳效翻倍的目标,微波解冻机、能源管理信息化等项目,在集团公司兄弟工厂已经进行推广实施。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培育建设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641个、智能工厂278个、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0%,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0%,今年上半年,河南制造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了20.0%,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转型,成为我省经济高速发展的助推器。


    (审核编辑: Do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