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钟铮: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3546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型生产方式,智能制造有效带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快渗透融入制造业各领域各环节,推动研发模式、生产方式、组织形态等加速重构,大幅提升了产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关键指标。”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围绕新质生产力话题,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钟铮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钟铮

    钟铮表示,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有质的不同、新质生产力更为自动、智能、高效、环保。新质生产力往往伴随着技术的突破。

    钟铮表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意义在于,推动经济增长: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创造新的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竞争力:在全球化竞争中,掌握和运用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促进就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会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有助于解决失业问题。改善生活质量: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使得产品和服务更加多样化、便捷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往往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钟铮表示,当前,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还存在一些挑战。如供给支撑能力亟待强化,系统解决方案攻关面临制造知识、工业机理方面的体系空白,存在核心软件、关键装备等方面的短板制约,以及重点行业、区域推广现有应用标杆成果时,企业能力不足、人才资源匮乏、资金筹措困难等挑战。现有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标准仍存在缺失或适应性不强,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应用推广和解决方案攻关需求。

    “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推动生产力质变的核心驱动力。”钟铮表示,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是提高效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可持续性。

    钟铮强调,数实融合是实现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深度结合的重要途径。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据驱动的决策、供应链优化、创新生态构建、网络安全保障等。

    “效率是制造业赖以生存的法宝,效率优势也是美的持续在打造的核心竞争力,美的过去几年一直通过科技创新、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在不断提升各环节的效率,过去十年投入超过170亿元用于数字化,过去五年投入500亿元用于科技创新,每万人机器人保有量超过500台,智能化程度、生产效率、决策效率、经营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钟铮说。

    钟铮表示,下一步,美的将加大研发、数字化投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数实融合推动产业发展。

    当记者问到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钟铮表示,首先,加快推动“智能制造专项”立项实施。支持科研院所、企业突破数字化、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和融合,推动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智能制造装备等重点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形成自主可控、先进适用的通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其次,加快智能制造应用普及。围绕国家智能制造战略和双碳战略,支持各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研发和形成行业可大规模应用的行业解决方案并加以实践,通过政策补贴或创新商业模式,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赋能,普及。支持工业大省建设智能制造先行区,探索形成区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特色路径,加强经验总结并复制推广。

    此外,加快形成我国自己的智能制造标准和评价体系。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打造标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转型。

    (审核编辑: 智汇lucy)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