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3D打印崛起 三巨头竞争海外市场

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1739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创想三维 3D打印


    手机软件一键操作,小至鞋子、潮玩手办,大至跑车、房屋装修器材,生活里能想到的统统打印出来。在深圳卖全球,总部位于龙华的创想三维是全球消费级3D打印的巨头。


    近日,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创想三维”)正式向港交所递表,冲刺“消费级3D打印第一股”。由4位“85后”工程师一手创立,如今的创想三维远销海外上百个国家地区、累计市占率在全球位列第一。


    资本光环下,创想三维也面临着业绩承压的情况。与之相应,则是巨头们快速崛起、行业混战加剧。除创想三维外,深圳还有拓竹科技(Bambu Lab)、智能派(Elegoo)等3D打印界的“头部顶流”。中国供应商的入门级消费3D打印机出货量份额占比也轻松超过九成。


    崛起速度 8年完成30万启动资金到年营收23亿

    创想三维的崛起速度有多快?这家由陈春、敖丹军、刘辉林、唐京科等四位工程师创立的深圳企业,仅用8年时间就完成从30万启动资金到年营收23亿的跨越。其Ender系列3D打印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400万台,在欧美市场占有率高达27.9%,被业内称为“3D打印界的小米”。


    而创想三维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出海。此前接受记者时,创想三维的联合创始人刘辉林就曾分享过企业成长路径。与其他合伙人相遇在国内3D打印展会,相较于彼时国内绝大部分打印设备都在工业级方向上发展,几位合伙人敏锐地捕捉到了海外消费级市场的空间。


    “海外3D打印刚刚兴起,一台消费级打印机的价格能高达三四万。”刘辉林表示,依托中国供应链和成熟产业带的强大优势,创想三维看到了机会点。


    从代工消费级打印机到转型自主品牌,创想三维在2018年启动品牌出海战略,并在亚马逊等跨境电商等平台渠道上持续发力。


    目前,创想三维产品线覆盖3D打印机、3D扫描仪、激光雕刻机、配件、耗材等,并搭建起“创想云”一体化3D打印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3D打印生态圈。公司旗下已拥有Creality、Ender两大国际品牌,并孵化了HALOT、Sermoon等创新品牌,产品应用涵盖个人、家庭、教育、制造等领域。


    海外消费者对3D打印接受度更高,自然也让海外成为创想三维的创收抓手。单独看海外市场,美国是创想三维的最大单一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占比达33.3%,同期,欧洲收入占比25.8%,与北美共同构成海外基本盘。


    现实问题 创想三维业绩AB面:增收不增利?

    在创想三维身后,也站着一众明星投资机构,其2021年完成的A轮融资,投资方就包括腾讯创投、深创投、前海母基金、中航南山股权投资等深圳本土创投机构。


    资本加持,创想三维交出营收持续增长的成绩单。但拆分核心数据,创想三维在盈利上承压。2022年至2024年,创想三维的营收从13.46亿元增至22.88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扩张能力。但净利润表现相对承压,2022年录得1.04亿元,2023年增至1.29亿元,2024年则回落至8866万元。


    不过,这一趋势在今年一季度有所扭转。今年第一季度,创想三维的营收从2024年同期的5.50亿元增加28.73%至7.08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创想三维的净利润为0.82亿元,2024年同期为0.69亿元。


    另一个现实问题是渠道依赖。据招股书,2024年公司线上销售占比升至47.9%,其中亚马逊、天猫等第三方平台贡献了超过八成的线上收入。虽然这些平台带来了庞大的流量和销售额,但过度依赖也意味着风险:一旦平台政策调整、费用上涨或用户迁移,创想三维的业务可能受到冲击。与此同时,公司自建的“Nexbie”尚处早期,生态闭环的商业化效应仍待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留住老客户与获取新用户,是创想三维需要思索的新问题。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36.9%降至15.4%,显示客户集中度有所下降,但也反映出客户黏性仍需加强。


    行业混战 深圳崛起3D打印“出海天团”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今年前7个月,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了我国超八成的3D打印机。而把目光再放远一点,深圳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3D打印第一城”。


    除了上下游产业链齐聚,深圳集合了Creality、Bambu Lab、Elegoo三大明星3D打印出海品牌,分别对应着创想三维、拓竹科技、智能派创三大巨头。在深圳,还有升华三维、深圳快造等品牌新锐,更有极光创新(871953.NQ)、大族激光(002008.SZ)、安克创新(300866.SZ)等上市企业的入局。


    据市场情报公司CONTEXT,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供应商在入门级3D打印机表现出彩。在超过100万台的全球出货量里,95%来自中国供应商。其中,Creality的销售额虽然下滑3%,但仍然是市场主导者,市场份额为39%;Bambu Lab的增长表现最佳,出货量同比增长64%。Elegoo也实现了强劲增长。


    深圳吃到了产业红利的同时,置身产业中的企业们也迎来更激烈的竞争。海外成为竞争主战场。


    以社媒营销为例。作为深圳3D打印机打爆海外市场的重要突破口,巨头们无一例外都把资源投向了YouTube、TikTok和 Instagram,围绕测评、玩法和应用场景不断渗透。


    红人试用有多夸张?在社交媒体上,就有用户写道:“我见过一些小型频道,订阅用户不到5万,就会送一台打印机。”另外有用户补充道:“Bambu Lab的营销相当激进,很多没有明显与3D打印相关的创作者,却也收到一台打印机。”


    以利润换市场占有率,连带上市企业都来分一杯羹,产品的毛利率也走向下滑。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借力资本能否更快跑出?能否讨巧打开增量市场是关键。


    3D打印在教育、医疗等场景不断拓宽,国内消费者也对3D打印有了更多认识。以“3D布道者”为己任,刘辉林告诉记者,创想三维已经在针对打印速度、耗材多样性、操作简易化智能化等方面进行革新,方便儿童、成人建模打印,真正让3D打印走入千家万户。  

    (审核编辑: 光光)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