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创!破解遗传解读难题,华大智造提供“技术-标准-合规”技术支撑

来源:华大智造

点击:1848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华大智造 区块链技术 基因检测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普及与成本下降,海量的基因组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累积。然而,如何科学、准确、可溯源地解读这些数据成为临床转化和监管审评的关键挑战。传统方法依赖于有限位点的临床验证,面对高通量基因测序产生的大量临床意义未明变异(VUS),难以支撑临床有效性判定与监管需求。因此,建立权威、可验证的高质量参考标准,已成为临床、科研与监管领域的共同课题。


    近日,华大智造杨梦团队携手中检院等国内多家顶级机构在 HumanGenetics 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文章,发布了基于联盟区块链技术的多中心基因变异注释与协作框架BRCA-CN,开创性地实现了跨机构间从质控提交、专家评审到共识解读的全流程可信管理与溯源,全流程上链、不可篡改、合规可审计,为遗传变异解读监管级别参考标准库建设提供了全新范式。



    通过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溯源”特性,BRCA-CN有效解决了数据孤岛、质量不均与缺乏标准化的问题,为多中心协作提供可信基础。


    其核心成果包括:

    高质量参考数据库:融合来自6家实验室的66,485个位点数据,经全流程质控,最终形成950个位点的高质量参考标准集。


    解读一致性提升:15位权威专家依据ACMG/AMP标准进行多轮共识评审,显著降低VUS比例,下降幅度达10.8%。


    本土人群价值:发现8个中国人群潜在特有创始突变和新的致病突变,为中国队列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关键参考。


    国际数据库差异:鉴定出16个ClinVar尚未收录的新致病突变,构建更贴近中国人群特征的参考标准。


    为什么需要自建高质量参考标准库?

    在基因检测产品进入临床应用之前,需经过国家药监局的性能评估与临床有效性审查。类似于海外官方机构依赖认证数据库作为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的评估参照,中国同样迫切需要一个权威、可追溯、多方共建的变异解读数据库。长期以来,我国临床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国际数据库。然而,大量研究显示中国人群在变异谱系上与欧美人群存在显著差异,且国际数据库存在更新滞后、非标准化问题和“卡脖子”断供风险。这一现状凸显出建立本土高质量参考标准库的必要性。


    2019年,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牵头,华大智造提供区块链技术支持,联合吉因加、艾德生物、华大基因、泛生子等多家行业领域单位,共同启动并发布了“区块链技术助力共建中国人群基因变异解读标准数据库”建设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区块链与密码学技术,构建公开、可追溯、不可篡改、符合伦理要求并接受监管的解读标准。在精准医疗时代背景下,这一多方协作的大数据范式,将实现“共有、共享、共为”,并形成临床检测与临床解读的标准化示范。



    如今,BRCA-CN安全多方协作机制不仅提升解读的一致性,更为构建自主可控的参考工具提供了有力支撑。


    技术创新 标准先行

    华大智造始终以“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缔造者”为使命,在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深度参与诸多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2022年10月1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BRCA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及数据库通用技术要求(高通量测序法)》(标准编号:YY/T 1865—2022)行业标准,并于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由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主导牵头,联合华大智造、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达瑞生物、吉因加、华大基因、思路迪、艾德生物、泛生子、燃石医学、和瑞基因等多家机构共同制定。标准明确了BRCA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及数据库的核心要求,包括试剂盒性能指标、数据库构成与规范、数据管理和解读标准。其建立为合理、全面评估产品的性能、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统一依据,也为临床有效性验证提供参比标准,成为我国BRCA基因变异解读的重要行业规范。


    然而,仅靠标准仍难以完全解决跨机构间解读不一致及共识评审受限等难题。为此,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BRCA-CN框架应运而生。该框架通过多专家共识评审、数据确权与溯源机制,有效破解了因位点有限、认知局限而导致的解读瓶颈,以及不同变异位点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为高通量测序仪产生的海量变异数据建立了可信、合规的监管新范式,为遗传病解读与临床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5月23日,《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参考架构》(标准编号:GB/T 42752-2023)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获批发布的区块链技术领域国家标准,进一步加快了我国区块链标准化进程,为区块链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华大智造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参与了此标准的编制,华大智造高级副总裁杨梦博士为主要起草人之一。


    AI+ “智”动解读未来

    华大智造正在进一步推动 AI与区块链、密码学的深度融合。区块链为数据协作提供可信、可追溯和合规共享的保障;AI模型则在变异分类、VUS自动化识别及潜在致病机制挖掘方面展现出巨大潜能。


    正如论文通讯作者、华大智造高级副总裁杨梦博士在接受DeepTech专访时所强调的:“华大智造始终以‘智’为核心发展理念,持续优化底层算法、升级智能平台架构,并构建覆盖全流程的智慧化解决方案。”


    BRCA-CN不仅是一项技术实践,更是监管科学在基因领域的一次系统性突破。验证了“技术-标准-合规”三位一体的创新路径,为中国人群遗传病诊断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也为全球精准医疗贡献了系统化的中国方案。未来,华大智造将继续通过构建软硬结合的数据要素基础设施,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医疗数据领域的融合应用,构建“可信、合规、智能”的数据协作生态,探索全球精准医疗领域的RWA生态,释放基因数据要素价值。

    (审核编辑: 光光)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