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M的航天器产品数控编程管理研究与实现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2767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PLM 航天器产品 数控编程管理

    本文通过分析航天器产品数控编程过程的现状及特点,对基于Teamcenter 2007与UG NX4的集成环境下,航天器产品数控编程过程中的产品数据、工艺数据、编程过程的管理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应用实践,为航天器产品数控编程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文章部分内容如下:

    一、 行业现状

    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是航空航天产品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安全性、重量、性能、寿命、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在EWIS设计中,不仅需要满足总体、系统、结构等其它专业的协调要求和约束条件,而且涉及到电气,布置、结构、电磁等多个学科,还涉及到设计、制造、售后服务等多个部门。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各系统、各学科、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考虑成百上千个设计变量、目标、工程约束条件,进行大量的设计方案对比、设计更改和优化,不断地进行设计协调和循环,以获得最终的方案。

    经过具体分析,当前航空航天EWIS设计方式面临以下挑战:

    (1) 产品研制的周期越来越短,设计任务愈加繁重,单纯的原理图设计工具已经成为瓶颈,现有设计平台无法满足型号研制要求。能否快速准确的完成原理图,接线图,电缆线束布局和线束图等全过程设计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因素。

    (2) 电气设计、线束结构设计、工艺、制造等软件都是不同厂家研制,缺乏统一的电气线束设计平台,导致电气线束设计流程中数据的一致性无法保障。

    (3)自动化程度不高,接线图需手动绘制并选型,在接线图设计阶段,电气工程师需要根据设备在空间的大致布局,把原理图和物理实际关联起来从而设计接线图;所有设备,插头,电线的型号都需要手动指定。手动设计接线图不仅效率低,而且易出错,严重制约了电气系统研制效率的提高。

    (4)缺乏专业的三维线束设计工具,原有的设计过程依靠CATIA的管路管线模块进行线缆布置,无法考虑电缆线束的电气特性,对于不同类型的信号电缆无法进行识别和区分,无法进行电缆线束布置优化,无法考虑电缆接地的合理性,无法进行过渡接插件的合理性优化,所有电缆都需要根据经验,手动进行调整,极大增大了设计的复杂性,并降低了设计的准确性。

    (5)没有专业的线缆制造工艺管理,现有的设计工具无法对于线缆的成本,工艺进行有效的管理。

    更多内容见附件:

    基于PLM的航天器产品数控编程管理研究与实现.pdf


    (审核编辑: 智汇小蟹)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