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能硬件的下半场畅想

来源:新浪科技

点击:1212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智能硬件 智能家居 可穿戴设备

        在本周的Xtecher智能硬件深圳私享会上,来自北极光创投的高级投资经理张黎,就智能硬件的下半场畅想发表了演说。

    聚焦:智能硬件的下半场畅想

    张黎回顾了2013智能硬件入局时的情况。当时最早在硅谷出现的智能家居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企业获得了美国VC的投资,以及巨头的并购。国内创投界随即跟上,在资本的驱动下各类创业公司纷纷涌入,希望借着风口上天。

    但时至中场,一地鸡毛,许多创业公司倒闭。甚至连苹果智能手表销量都在下滑,遑论其他创业公司产品。

    为什么智能硬件产品创业是个坑,张黎认为,首先这是一个伪需求,只是创业者们一厢情愿的事情,对消费者而言并非刚需,且小公司很难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壁垒,一旦巨头入场,创业公司多数只能离席。如今的华米之所以能够成长,是因为早期抱了小米的大腿,有了一个良好的背景依托。

    到了智能硬件发展的下半场,形势发生了改变。总体来说,生态环境变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智能等的出现,以及通讯、芯片等方面技术的提升,使得硬件产品将会出现其他变化,且会更加智能化。

    张黎就目前各品类的硬件产品做了一个点评,他认为:

    可穿戴:尘埃落定,已经是一个MP3一样的传统消电领域了。

    健康类:2B、医疗级、技术壁垒高,已经医疗器械化。

    智能出行:政策风险大,资金需求大,仅就需求看有大机会。

    VR仍然保持负面,仍然觉得全新生态的建立对创业公司来说太难。

    无人机:尘埃落定,消费级除了DJI全仆街,行业应用的发展都偏慢,但行业这块一定会出IPO级公司。

    机器人:格局会类似无人机,但会不会出DJI不好说,因为产业巨头的优势和关注度不一样,创业公司机会更难一些。

    智能家居:从IOT角度看,从人工智能角度看,生态建立确实不易,但趋势是每台家电未来的联网化和智能化成为必然,这会带来什么?值得思考…

    随后他对创业方向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要通过融资做大事,要选足够大的赛道,清晰认知自己,做不一样的事,解决别人没解决好的问题,哪怕切入点很小。有产业大腿抱,尽量抱,要抱牢,要会用。

    最后他从投资角度表示了自己关注的领域:对于垂直领域较为注重。若产业链条上的单点技术,壁垒足够高,表现在应用层面能带来足够的差异化,他们也会持续关注,而对断层上的平台机会,会保持谨慎。


    (审核编辑: 智汇小蟹)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