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考察团先后考察了杜普莱恩(Droop+Rein)机床厂和德国万可电子工厂。
杜普莱恩机床厂是斯达拉格集团收购的工厂。斯达拉格集团总部在瑞士,是智造高精度机床的全球技术领导者,产品主要用于对小型、中型和大型金属、复合材料及陶瓷材料工件进行铣削、车削、镗削和磨削加工。其收购的杜普莱恩机床厂的机床工具可用于加工大型和超大型工件(最大250吨)包括柴油发动机、电站设备和飞机起落架使用的大型组件。
上午9:20分,杜普莱恩的亚洲市场总监Mr.Hans Michael Kiel接待了我们一行。Kiel先生首先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公司成立于1862年,已有150年的历史。公司仅有170多名员工,(人力、财务等不含,由总部直接管理)。年产值在4500至5000万欧元。并主要介绍了产品在中国的应用。第一大行业应用客户为电力行业,主要应用:上海水电站。第二大行业客户为造船行业,发动机应用在沈阳造船厂、上海的EMS等。此外在汽车行业(上汽大众)、轨道交通(大连机床厂)、航空航天(成飞)、烟草(常德烟草)均有应用。
之后,Kiel先生带领全团,参观了工厂。步入工厂,顿感震撼。
18米高的厂房,给成飞A380做精益加工,为巴西做制造,为美国F35做加工的液压机床赫然屹立眼前,高度超过10米。产品的正常交货期为17-18个月,其中8-10周完成设计。每台机床的生产都属于定制化,并采用了西门子的数控系统,研发2年,通过测试,系统稳定,才投放市场。
现中国的客机C919机翼、飞机起落架等在杜普莱恩工厂制作。航空制造业我国一直在追赶,但核心技术还要依赖他国,中国制造业跨越发展,挤入世界强国尚需不断努力。
下午12:30,参访团如约到达德国万可公司。团队首先享用了万可准备的自助餐。团队成员一致结论:能将自助餐准备如此完善、餐厅布置雅致的万可会有更大发展。
万可中国的CEO Volker Palm先生对我团一行进行了招待与专业讲解。我们先后参观了注塑车间、自动机电车间和实验室。注塑车间的材料选择,订单发送已按4.0标准操作。质量部首先按100片生产测试,测试通过才批量生产。其中不良品按颜色收回,通过捣碎、加热、拉丝又变成塑料小颗粒的原材料进行二次利用(75%的新材料,25%的回收材料混合)。原料进干燥单元后,湿度降低到0.5%,加热到200多度,最后压成模具。冷凝水也进行二次回收用于供暖系统,做到了极致节能。
建筑行业是万可产品应用的第一大行业,为了满足产品的大量需求,自动机电车间实现了注塑全自动组装。现场监控屏幕中,正在生产的产品与标准品严格对比,弹簧螺丝等缺失,会自动识别,自动二次加工。
实验室高电流测试环节,让人真正感叹德国品质精益制造。
59平方毫米的端子,当通过11300安培的电流,剧烈震动,但端子安然无恙。6平方毫米的端子,可通过的最高电流41安培,当通过400安培时,导线瞬间变红,外壳与导流桥烧掉,但拿出剩余部分,内部线路连接却依然完好。
因下午考察团要赶往匈牙利布达佩斯,万可的参观未能深入细致,还有许多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生产品质,期待下次的考察继续挖掘。
智汇商务之旅的企业参访已全部结束,请继续关注匈牙利的企业资源对接商务活动。
(审核编辑: 智汇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