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就云南环保事业及云南省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据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规划处处长周曙光介绍:截至2018年8月15日,430家企业获得排污许可证,并在省环保厅提出的持证排污单位按照排污许可证载明要求提交执行报告的393家企业中,已有382家提交了执行报告,提交率高达97.2%。[详情]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详情]
8月23日,生态环境部在2018年上半年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地区工作调度会上通报称,上半年全国有39个地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难度较大。[详情]
环境部发现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6426个 497个整治进展为“零”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老百姓饮水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详情]
近日,因“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造假”一事,山西某市相关人员被问责入刑,而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也被约谈。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市去年1月之后的第二次约谈,背后折射出履职不力、敷衍整改的问题,令人警醒。[详情]
从2015年开始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进展过半。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又明确提出“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详情]
其中,盈峰环境152亿重组并购中联环境是金额最大的一笔交易,其次为中国天楹以88.82亿交易价格收购现金奶牛企业世界环保巨头Urbaser。永清环保并购数量最多,4笔交易金额达20.83亿,中国水务和金圆股份位居其次。[详情]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伴随生态文明建设治国理念的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环保产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作为环保产业的“先行者”,环保装备制造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黄金时代”。[详情]
在不断加深的市场化进程之下,环保行业亦面临发展“新常态”:对于整体产业链来说,市场需求占比逐步提升的同时,融资难题也成了目前部分环保企业的绊脚石。而在资本市场愈加挑剔的视野下,具备资本操作能力、优质核心资产的环保企业无疑将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详情]
记者8月2日从水利部获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日前完成首次正式向北方30条河流生态补水。从今年4月份开始,向沿线受水区河南、河北、天津等省市生态补水,截至6月30日累计补水8.7亿立方米。[详情]
为加快推进“十三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工作进展,践行“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理念, “京津冀地下水污染特征识别与系统防治研究(2018ZX07109-001)”课题组分别于2018年3月、5月、7月3次赴京津冀重点研究区“北京市通州区”和“密怀顺平原区”进行现场调研。[详情]
日前,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召开执法联动机制第5次联席会,共商2018-2019年区域环境执法联动重点工作,将会继续深化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开展联动执法,共同排查、处置跨区域、跨流域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违法案件,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执法检查力度。[详情]
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让环境产业快速成为热点产业被广泛关注。资本开始聚集、企业大量涌入、市场发展突飞猛进。[详情]
按照《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中所提出的目标,截至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除了产能规模外,若将目光放至更为远期的未来,海水淡化的成本劣势将在未来随着创新技术应用而逐步消解。[详情]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5月上旬起,生态环境部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32个督查组,分三个批次,对30个省(区、市)70个城市上报已完成整治的993个黑臭水体进行督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