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座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我国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等绿色制造产业正加快发展。2017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预计达到5.8万亿元,风电、光伏技术装备发展迅速,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2.7亿千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70万辆,绿色低碳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详情]
不可否认,工业园区建设集中的污水处理厂有诸多优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明确要求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区域的水污染。[详情]
2017年,对于环保行业而言是关键性的一年,多项环保工作需要在这一年交上成绩单,是环境治理工作推进的节点年,也是各项政策纷涌发布的一年。[详情]
2018新年伊始,利好政策密集落地,随着环保督察常态化、各领域环境治理精细化,环保产业投资机遇明朗。其中,环保装备产业将在“质”和“量”上均有突破,未来前景可期。[详情]
环境是个资源库,用什么资源合适,怎么用,用多少,这些都是值得关心的问题。那么,如此庞大的数据该如何进行管理呢?大数据来了,环保事业开始架构信息共享平台,形成无缝监测网络,时刻准备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详情]
近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监测体系又得以进一步完善。[详情]
今天贵州要采购PM2.5手工采样器,明天海南要采购全自动红外分光测油仪,市场对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需求似乎从未停止。当然,在造就一批又一批相关环保企业崛起的同时,这也意味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详情]
2017年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深刻彰显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带动了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详情]
在政策不断加码的形势下,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迎来难得发展良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大气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和相关行业排放标准不断加严,环保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详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行动。在新时代,节能减排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随着相关政策的深入实施,企业需提升节能减排技术实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详情]
近日,环境保护部土壤环境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就《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冶炼渣》等11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答记者问。就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修订背景、新标准包含的废弃物范围、标准修订的重点等进行了解答。会上消息显示,11项国家标准将于2018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详情]
水环境治理是2017年环保的主旋律,这一热度在2018年将继续提升。因为重塑水清岸绿的生态愿景、调整治水产业结构也是当前绿色发展重头戏。甚至有预测称,2020年中国水环境治理市场总规模将达2万亿元。[详情]
环保税作为助推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长效机制,已于2018年1月1日正式生效,将在4月1日至15日迎来首个征期。[详情]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目标,提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详情]
自2018年1月1日起,《环境保护税法》和《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同步实施,更好地促进适应环境保护税征收工作的实际需要。而环保税的开征也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其环保意义和社会意义远大于财政收入意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