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环保产业逐渐向国民经济支柱靠齐。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逐渐成熟,环保产业正尝试通过互联网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实践证明,高速发展的环保产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环境治理也在变得更“智慧”。[详情]
目前,土壤环境立法工作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并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8年,在对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基础上,《土壤污染防治法》有望正式颁布。[详情]
环保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加订单驱动型行业,回顾2017年,环保政策密集出台,但环保板块的股价表现乏善可陈,与中央环保督察有着密切的联系。[详情]
随着VOCs污染防治的不断推进,VOCs监测已成为污染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利好政策持续加码。我国首个《大气VOCs在线监测系统评估工作指南》的发布,有利于VOCs监测技术体系进入精细化管控,加快VOCs监测市场释放。[详情]
2017年,我国环保行业保持了较快增长。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行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整体产业链并购加速,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手段应用普遍。展望2018年,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环保行业快速发展态势有望延续。[详情]
因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生产工序多,污染源较多,因此现阶段对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排污单位排放口管理应突出重点,结合《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差异化管理的要求,为提高对有色冶炼行业企业污染源管控的效能,同时提高排污许可证申报与核发效率,减小核算工作量,将排放口分主要排放口和一般排放口两大类进行分类管理。 [详情]
1月3日上午,河北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落实张高丽同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研究并原则通过河北省有关贯彻落实意见及省委、河北省政府《关于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详情]
自2018年1月1日起,以《环境保护税法》为代表的数十条环保新政开始密集落地。在不少专家看来,持续加码的环保政策将进一步放大环保市场空间。针对环保行业并购形式,业内专家预计,2018年环保行业依靠并购拓展业务的情况仍会持续,并购规模将趋于稳定,预计将维持在300亿元至400亿元。[详情]
近日,有媒体报道原料药制造企业要全面退出北京,向周边迁移。在业内看来,原料药企业迁出北京并不是将落后、污染企业外移,而是医药产业的一次升级。届时,药企将迎来搬迁潮,只是搬迁并不容易,在津京冀协同发展的条件下,虽然能保留“北京户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打实地治污染、做环保才是应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秘密武器。[详情]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促进先进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推广应用,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科技需求,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联合组织编制了《土壤污染防治先进技术装备目录》,供各类企业、财政投资或产业技术资金、各类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公益、私募基金及风险投资机构等用户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升级改造和投资时参考。[详情]
伴随2018年的钟声,首个瞄准环保的新税种正式搭上了新年的环保列车。面对“排污收费”到“环保征税”的改变,企业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详情]
近年来,土壤污染防治备受关注,一系列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刚刚过去的2017年,各部门均在加速推进防治土壤污染的相关工作,土壤修复市场空间逐渐扩容,企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详情]
2018年1月1日,中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将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对于企业而言,明年起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企业等污染企业将戴上“紧箍咒”。[详情]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工业绿色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为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虽然环保制造业万亿级市场即将开启,但目前环保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低端同质化竞争严重,先进技术装备应用推广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与当前绿色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详情]
据了解,过去我国的空压机市场主要以引进国外的产品为主,如德国,韩国等。随着食品、制药、钢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外的空压机虽然有着大牌子,质量技术强大,但由于售后服务跟不上,且价格昂贵,促使国内空压机企业抓住发展机遇,亟待突破技术瓶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