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工智能”,践行“韧性安全”,推动“跨界协作” 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第一届应急管理新视野国际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第一届应急管理新视野国际会议”,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城市复杂风险治理与应急管理创新”为主题,聚焦智能驱动下的风险治理理论突破、技术应用创新与跨学科交叉研究,旨在搭建学术交流、政策研讨与实践探索的高端平台。[详情]
7月4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人才论坛4日在清华大学举办。来自清华大学翟季冬教授团队的“赤兔(Chitu)——大模型推理引擎”和启元国家实验室的“SurveyGo——专业深度研究智能体”亮相发布。[详情]
“两区”建设五年来,北京各区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推动制度型开放实现系统性突破。昨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全市首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力。[详情]
7月3日,太空链科技首家AI智能体终端体验中心正式入驻清华科技园,不仅标志着太空链科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以全球首家AI智能体终端的场景落地受到了广泛关注,为科技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详情]
广东深圳,一段模仿电影经典桥段的舞蹈,被机器人跳得刚柔并济、有模有样,挥手、扭胯、转身、踱步,一连串舞蹈动作丝滑流畅,节奏明快又富有动感。[详情]
中国发布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将于7月24日在福建泉州召开
7月3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介绍,今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以“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将于7月24日在福建泉州召开。[详情]
“人工智能+先进制造” 广西首个焊接机器人项目生产基地正式启用
7月3日,记者从宾阳县委宣传部获悉,总投资3亿元的南宁(宾阳)立德机器人生产基地近日在宾阳县宾州产业园正式启用。该基地是广西首个焊接机器人项目生产基地,从启动建设到正式投产仅用130天,为宾阳县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跨越性一步。[详情]
7月2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数据局、新华通讯社、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会议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吸引了全球50多个国家及重要国际组织的300余位国际嘉宾、上千名嘉宾参会。[详情]
工业大模型应用进入广泛探索阶段,多方入局进入“百家争鸣”时代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中国工业大模型市场进展及展望,2025》(Doc #CHC52296025,2025年6月)。分析了2025年当前阶段,大模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工业大模型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供市场参考使用。[详情]
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将进入规模化应用和形成新质生产力阶段,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5%以上,技术驱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形成“三螺旋”增长动力。产业链从基础层到应用层加速融合,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三大创新集群,AI领域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详情]
3D打印轻型涡喷发动机,首次飞行验证成功,助力中国航发新突破
据国内开源的资料显示,7月1日,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AECC)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自主研制的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配装试验平台,在内蒙古圆满完成首次飞行验证。[详情]
日前,安徽永川电力集团二期智能电力物联网设备生产项目举行开工典礼。摩尔多瓦、马尔代夫、尼日利亚驻华大使及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应邀参加。二期项目为开展智能物联网电力设备制造基地进行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增强永川电力的核心竞争力。[详情]
?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产业界的众多专家就AI技术创新如何有效支撑行业场景需求,打通从技术突破到大规模应用的路径展开探讨。会上,针对市场上广为流传的具身智能领域新秀自变量机器人“不做本体产品”的说法,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兼CEO王潜表示,其自研的轮式底盘双臂人形机器人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详情]
突破传统限制!浙大团队AM:实现超韧可愈合弹性体的高精度3D打印
浙江大学方子正研究员、吴晶军研究员合作通过分子设计攻克了这一难题。研究团队在光固化树脂中创新引入酰基半卡巴肼(acylsemicarbazide)和氨基甲酸酯(carbamate)分级氢键体系,开发出可3D打印的超韧自愈合弹性体。[详情]
GPU厂商英伟达发力AI 3D建模,可能变革3D打印模型的创造模式
2025年7月2日,GPU 制造商NVIDIA推出了 PartPacker,这是一款基于 AI 的系统,旨在从单个 2D 图像生成可编辑的 3D 模型。与生成统一网格的传统方法不同,PartPacker 创建基于零件的模型,允许单独编辑或制作各个组件的动画,从而提高灵活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