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智能家居并没有什么卵用了!在森林大火中一男子用智能家居App保住房子![详情]
ABB首席执行官史毕福博士:提升能效是迄今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途径
多年来全球变暖一直是个焦点问题,因此有人也许会认为,所有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简便易行的措施早已被使用殆尽。然而,当各国政府迎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之际,我们惊奇地发现身边依然存在一些简单易行的解决之道。[详情]
2003年以后,中国重新启动第二轮重化工业,时至今日,中国在装备制造、造船、资源、钢铁、高铁、核电、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了与世界顶级企业抗衡的力量;它面临着一个坏时机。2010年以来,在中低端制造业,中国企业不断挑战成本极限的难度越来越大,东南亚以及南美部分市场吸走部分中低端制造企业。[详情]
近年来大力发力工业机器人业务的新时达近期发布公告,拟以10亿元的价格收购上海会通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会通科技)100%股权及上海晓奥享荣汽车工业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晓奥享荣)49%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将进一步健全新时达业务体系,贯通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实现其运动控制及机器人业务从“关键核心部件—本体—工程应用—远程信息化”的完整产业链布局。[详情]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与设备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渗透。一份来自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的报告认为,我们现在每天被各种媒体“洗脑”的新技术将在2025年达到某种引爆点。这份报告调查了800位科技行业高管和专家学者,受访者分享了他们对于各个技术发展的时间线。[详情]
据牛津大学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在美国,20年内将会有47%的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专家表示,智能机器人将最先代替流水线上不断重复单一动作的工人,但是与艺术创作相关、与人交际的公关工作,或者需要人感性判断或思考的工作,难以被取代。[详情]
12月2日,工信部辛国斌副部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审议由装备工业司组织编制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 这对机器人行业来说,是一大喜事。长期来看,该规划对机器人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发展起到指导作用。短期来看,随着规划出台时间的临近,机器人概念股受到利好将被催化,实现良好市场表现。[详情]
近日,高通发布数据显示,未来5年智能手机的累计出货量将达到85亿部。然而这个数据,远远落后于高通对智能硬件市场的判断。根据其“数字第六感”的构想,2020年将会出现超过500亿个连接设备,更是接近新增智能手机总量的6倍。[详情]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机器需要传感器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正确执行相关的操作。机器人已经开始应用大量的传感器以提高适应能力。例如有很多的协作机器人集成了力矩传感器和摄像机,以确保在操作中拥有更好的视角,同时保证工作区域的安全等。今天,笔者给大家带来工业传感器的盘点。[详情]
社会基础设施老化、老龄人口增加,未来各个国家需要应对的社会公共服务问题很多。在世界互联网新形势下,未来社会基础设施的核心是传感器与执行器。目前,各国在各自的“万亿个传感器”发展目标下,正在不断扩扩大传感器在社会多个应用层面的覆盖率,特别是在一些社会基础设施上,表现的尤为典型。 [详情]
正在北京举办的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人气爆棚,受到高层和经济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这不仅是因为机器人终端消费领域正在不断扩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生产,是开启中国制造“工业4.0”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详情]
智能家居时尚而且实用,已经成为不少家庭用户的选择。智能家居通过软硬件结合,用户省去了很多麻烦,很多功能由智能家居系统自动去执行,用户通过智能家居APP随时随地都能掌握家里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而且智能家居的安防系统、环境调节能够全方位保护居家安全,调节环境质量,提升生活品质。[详情]
大企业要勇敢一点,只要想清楚产品痛点,不一定要想清楚平台战略,可以拿单品去市场试一试,摆在用户面前看用户买不买单。[详情]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可以为用户营造更加宜人的生活环境。为此,其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们或许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安全,安全,安全。[详情]
近年来,智能家居随着如海尔、美的等知名企业的涌入,成为备受关注的行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者需求并不旺盛,有企业直言,开业10年,仅做了2000套案例。11月24日,聚集了众多国内相对成熟智能家居企业的中国国际智慧行业融合峰会在京召开。京华时报记者采访了十数位企业老总后发现,由于缺乏规范,与消费者需求脱节、认知度低,加之费用昂贵等原因,智能家居行业形势比较艰难,但业内认可发展潜力巨大,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转攻中高端公寓市场,并开发基于无线的智能设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