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化行业奥斯卡盛典:2015年度“中国智能建筑品牌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伴随着“第十六届中国建筑智能化峰会”的圆满落幕,由QJ.Smart.Tech千家智客举办的2015年度“中国智能建筑品牌奖“颁奖典礼于12月3日晚在广州东方宾馆盛大举行。[详情]

ABB首席执行官史毕福博士:提升能效是迄今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途径
多年来全球变暖一直是个焦点问题,因此有人也许会认为,所有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简便易行的措施早已被使用殆尽。然而,当各国政府迎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之际,我们惊奇地发现身边依然存在一些简单易行的解决之道。[详情]

2003年以后,中国重新启动第二轮重化工业,时至今日,中国在装备制造、造船、资源、钢铁、高铁、核电、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了与世界顶级企业抗衡的力量;它面临着一个坏时机。2010年以来,在中低端制造业,中国企业不断挑战成本极限的难度越来越大,东南亚以及南美部分市场吸走部分中低端制造企业。[详情]

工业4.0受制造业对更高效率和成本效益驱动。工业4.0将由自动化进步支持,工业物联网和基于电脑的控制器转型就是明显的例子。[详情]

近年来大力发力工业机器人业务的新时达近期发布公告,拟以10亿元的价格收购上海会通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会通科技)100%股权及上海晓奥享荣汽车工业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晓奥享荣)49%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将进一步健全新时达业务体系,贯通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实现其运动控制及机器人业务从“关键核心部件—本体—工程应用—远程信息化”的完整产业链布局。[详情]

日前,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新松)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将在数字化制造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详情]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机床市场已有10年,尽管近几年的需求总量呈下降趋势,但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国和最大的机床进口国。[详情]

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确定了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四大细分行业,作为到2025年我国新一代信息基础产业的发展重点。[详情]

中国重要的官方和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昨日出炉,虽然出现相悖的走势,但均显示制造业仍处于低谷。11月官方PMI再次掉头向下,跌至49.6%,创逾三年最低水准;而财新中国11月制造业PMI升至48.6,延续回升势头,创下5个月高位,但仍处于萎缩区间。[详情]

3D打印的未来发展是应该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控技术等众多先进技术融合发展的,成为众多智能化平台的某个部分。在2020年,3D打印全球产值有望实现2000亿元人民币。而在目前,这个产值还在3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中国只占到了10%。 [详情]

工信部部长苗圩12月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解读中国制造2025。[详情]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与设备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渗透。一份来自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的报告认为,我们现在每天被各种媒体“洗脑”的新技术将在2025年达到某种引爆点。这份报告调查了800位科技行业高管和专家学者,受访者分享了他们对于各个技术发展的时间线。[详情]

据牛津大学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在美国,20年内将会有47%的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专家表示,智能机器人将最先代替流水线上不断重复单一动作的工人,但是与艺术创作相关、与人交际的公关工作,或者需要人感性判断或思考的工作,难以被取代。[详情]

高压变频器属投资类设备,主要用于节能和改善生产工艺。其未来市场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详情]

12月2日,工信部辛国斌副部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审议由装备工业司组织编制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 这对机器人行业来说,是一大喜事。长期来看,该规划对机器人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发展起到指导作用。短期来看,随着规划出台时间的临近,机器人概念股受到利好将被催化,实现良好市场表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