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李健日前在中石油天然气销售东部公司燃气发电业务联合发展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天然气发电受到天然气基础设施不足,气价、电价没有理顺等因素制约,以市场化手段助力天然气产业、特别是天然气发电的发展是政府、上下游企业以及专家学者们的共识。[详情]
非常高兴在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期间与大家交流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一些思考。[详情]
2018年4月12日,数字经济推进方阵成立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就业白皮书(2018年)》发布大会在北京召开。[详情]
做发动机为什么这么难?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靠买别人的飞机来过日子吗?要让发动机叶片穿上我们中国人自己做的衣服,使我们做的材料和产品飞在中国的蓝天上。[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以下五个显著的特点。[详情]
“2017年,首次出现国内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传统能源的拐点,是新能源将快速成为主体能源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各开发企业和电力装备业的共识。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空间广阔,催生了一批优秀企业诞生,并成为国际知名新能源开发、装备制造及智慧能源管理运营的领军者。[详情]
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性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详情]
去产能,今年进入第3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再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在当前煤炭价格恢复性上涨至合理水平、先进产能释放的大背景下,去产能有哪些难点?如何完成今年的1.5亿吨去产能目标?[详情]
储能,被誉为下一个风口,是电力行业的热点话题。如何商业化?更是各方争议的焦点所在。 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我国首个储能产业独立性指导政策文件,对于中国储能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详情]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很高兴参加了今天的会议,吴曼青院士刚才谈到Cyber Space的事情,我认为Cyber Space的事情之所以重要,是它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关联起来了,之所以对未来更加重要,是它把人机物又关联在一起了,这样的Cyber Space空间,这样的安全问题自然会获得大家的关注。[详情]
“清洁能源发展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实现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实现国家电网的承诺。当下,我们要花大力气解决好清洁能源发展中的弃风、弃光、弃水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董事长舒印彪最近多次在小组讨论和公开发言中表示,要通过“再电气化”,向清洁能源“三弃”顽疾开战。[详情]
15日,全国人大代表、酒泉市委书记吴仰东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吴仰东介绍,面对酒泉弃风率高的难题,当地利用特高压输电、发展高载能产业、建设小型微电网等措施积极消纳。[详情]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迅速,但在开发、并网、交易等环节还存在众多瓶颈,亟需打破体制“玻璃门”。 3月1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远景能源CEO张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是整个电力市场化的主力军,电力市场化提了这么多年,但还是有很多障碍,但分布式恰恰是能打破这个瓶颈的。[详情]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科达洁能总裁、江苏科行环保董事长刘怀平表示,长期以来,燃煤电厂污染较大,由于超低排放政策推动,电力污染物得到妥善地控制,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成功,充分说明通过环保技术的进步,是可以解决燃煤的排污问题的。刘怀平建议,研究制定和完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标准。实际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在短期内也难以彻底摆脱对煤炭的依赖。[详情]
“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并不是完全重合的产业,反而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两者是融合发展的关系。”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兖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希勇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扩大煤炭的“原料”功能,淡化“燃料”功能,让其成为高端的化工原料。兖矿在煤制油、煤制甲醇等高端化工产品方面,都在积极布局。[详情]